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新闻> 【你好,设计】传统手工艺跳出套路,豁然开朗
  • 【你好,设计】传统手工艺跳出套路,豁然开朗
  • 2022-06-15 07:31:43
  •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655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为提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定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委托有关高校、设计企业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教育培训。该研培计划将从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入手,逐步扩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领域。该研培计划着眼于“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旨在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促进就业增收。该计划对于推动相关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于今年5月3日至6月3日举办了首期木雕技艺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共计60名,绝大部分的学员来自浙江省,以木雕技艺的传承人为主,有21位教师参与授课,既有木雕工艺美术大师,也有设计学教授领衔的跨校跨学院的专业教师。据同济大学非遗研培计划负责人宋善威介绍,同济大学精心设置了内容丰富的课程,上课形式多样,旨在帮助学员们提升手工技艺、设计创新、产业管理、品牌创建、知识产权保护及审美等综合修养与能力。




    有很多学员表示,他们是很基层的手工艺者,以前政府的扶持政策和经费补贴问题,很难落到比较基层的手艺人手里,因为他们不是大师、不是知名品牌,所以他们往往很难得到支持和补助,这些好处他们都得不到。但通过研培计划,让他们有机会进高校学习,不仅学到知识,还拓展了圈子和人脉。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有学员说,有高校的支持,就有动力了。



    陈建明:我要把我的梦雕绘出来




    来自浙江嘉兴的陈建明原先钻研竹刻近二十年,木雕其实做得比较少,但通过一个月的培训,陈建明对木雕技艺深深着迷。培训结束后,陈建明受益匪浅,产生了很多新想法希望付诸实践。有一天,他脑海里突然呈现了一幅唯美又模糊的画面,如果直接做木雕是来不及的,于是他当即捏了泥稿,并发到朋友圈里,“大家都感觉到很不可思议,我会做出这样的作品,这颠覆了我原先的创作风格。”在受到鼓励后,陈建明又用黄杨木做成了木雕作品《忏悔》。“这是我参加同济非遗培训班后的第一件作品,也是我孜孜以求的意象雕塑。虽然,第一件作品还是很笨拙,但能表达我在意识层面上的东西,也算是创作上的一点突破。”




    陈建明的另一件作品《盼》,创作构思来自于古代鼎上纹饰的启发,取脸的局部——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微妙的变动下,就能完全体现人的情感,喜怒哀乐无不在一双眼睛上流露出来,取其瞬间,定格后再表现出来。陈建明说,取其局部的用意,是在跟观赏者对话时,给观赏者的意象空间更大,更能直抵人的心里。在一长方块上利用了对称手法构图,看似一双简单的眼睛,但画面具有张力,也比较唯美。”陈建明还带着这两件作品参加了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广受好评。


    一个月的培训学习让陈建明意犹未尽,他希望,非遗培训班还能有进阶班,因为还有很多难问题需要向老师们请教,和同行们探讨。陈建明说,通过培训,他更明确了自己的创作目标,今后还会尝试通过更多材料进行创作,但是木雕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他要把他的梦雕绘出来!



    夏西林: 我要让年轻人也喜欢木雕




    夏西林也是这次木雕技艺培训班的学员之一。他从原先的木雕学徒,摇身一变,拜入了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门下,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夏西林说,原来只是从一个木雕初学者的角度出发,想到什么雕什么,没有给自己安排什么计划要具体完成些什么。但通过这次学习,他不但给自己制定了具体的计划,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和很多传承人一样,夏西林的创作风格也产生了很多的变化,变得更抽象,更靠近年轻人的审美取向了,“木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如何传承发展,开拓创新,需要我们改变观念,开阔思路。”夏西林指出,现在的木雕作品大多偏向于传统,很多人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传下来的,雕功很好,但创新能力比较差。“虽然,传统的东西不能丢,但也需要创新。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一直在思考,希望能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元素相融合,既不是纯粹的传统派,也不是现代的学院派,让年轻人也会喜欢木雕。”虽然,这条路还很遥远,但传承人们付诸实践的成果还是很让人欣喜的。培训结束后,夏西林就开始着手系列化创作,他计划做一百件以植物的叶子为主题的木雕,并且在这些叶子上还会出现一百种昆虫,这跟以前的只知道雕弥勒佛和观音菩萨的木雕作品可完全不一样了。





    宋善威:这次的培训班能在他们的创作历程中成为一个转折点


    正如宋善威所说:“我们一个月的培训时间,相对于传承人几十年的创作,的确很微不足道,但是,我相信这次的培训班能在他们的创作历程中成为一个转折点。”其实,高校开展非遗培训班,看起来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其实背后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和心血,但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首期参加同济大学培训的木雕学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小学及初高中教育程度的学员人数占90%以上),且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很少有时间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宋善威说,“经调研得知,大部分学员对这次密集的、高强度的理论学习,难以消化。针对学员的情况,在理论教学模块上,我们将在以后的授课方式上进行研究调整,做到因材施教。”




    另外,在实践模块教学上,同济大学将以主题性的课题进行尝试训练。由于在首期培训期间发现,学员的创作题材较为单一,且在表现手法上较为写实,作品缺乏创新和现代审美意识。“在以后的培训中,我们将尝试在理念先行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创作,让作品有思想、有灵魂,提高作品的品位。”


    宋善威还发现,首期的学员们创作作品的时间不够用,制作条件无法满足,导致最后提交展示的作品不够精致。这也需要在以后的课程结构上作出调整,将概念设计和制作时间拉长并错开,在学校里完成设计创作后,回去进行制作成品,然后再进行陈列展示。




    生活周刊×C=陈建明 X=夏西林



    Q:参加非遗培训班后,在创作上对你产生了哪些明显的影响?

    C:《盼》和《忏悔》这两件作品的灵感全都来自非遗培训课程和同济大学的授课老师,但又不是按部就班。尤其是黄英杰教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告诉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创作母体,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但目前的作品还不够成熟,表达也不是很到位,但我会坚持走下去。


    Q:哪些方面是比较难转变的?

    C:除了从竹刻到木雕的转变,虽然基本功帮了我很多的忙,但这种转变还是有很大的挑战。再者,技法和理念都完全不同了,有太多新的知识需要学习,有太多盲点需要攻克。




    Q:培训班的课程对于木雕技艺有哪些帮助?

    X:说实话,培训班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在木雕技法上来说,对我们的帮助不大,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大师到高校,再到手艺人,让我们聚集一堂,这是非常宝贵的。另外,通过培训班,我们不仅学习到如何将设计理念融入木雕作品,而且还能相互碰撞出新的创作理念。


    Q:拜入高公博大师门下,和大师的交流相比平常的学习有什么特别之处?

    A:在大师身上,学到最多的其实是为人处事。我觉得,一个人的为人和作品是息息相关的。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修养,只有让这些方面得到提升,你的作品才会有思想,并得到提高,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有震撼力。




    Q:怎么看待木雕这门传统技艺的创新和发展?

    A:我觉得现在的非遗传承,不是传承手艺,而是传承精神,如果缺乏这种精神是传承不下去的。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高校的学生,其实他们并不是不喜欢这些传统手艺,而是没有机会接触,高校其实可以开一些相关的选修课,让感兴趣的学生来参加。这是辐射性的,能改变原来师傅带徒弟只是一对一的模式,加快传承的速度。我觉得,培养人才还是需要和高校结合,推广新的思路和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