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新闻> 新闻人 | 妙手与木雕
  • 新闻人 | 妙手与木雕
  • 2021-06-26 13:36:30

  •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深度



    导语

    学习了这么久的新闻知识,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我们的第一次正式外出采访,虽然目的地很远,天气很炎热,但是抗着机器在别人的注视下觉得非常骄傲。此时此刻才体会到作为一名记者的光荣,扛起的机器就是我们战斗的武器,每一个要去的采访现场是我们奋斗的舞台,在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采访对象无时无刻不在磨炼着我们的心态。


    这次的采访对象是一位木雕文化重要传承人之一,张静老师。张静老师的木雕作品《秋山行旅图》斩获工艺美术行业最权威的奖项-“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而早在2014年,张静老师就以《王者之风-武则天》的木雕斩获该奖项银奖。


    3年间,两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张静老师,用一颗匠心精心打磨,质朴的木料经过她的巧手雕琢,焕发出新的生命。此次的深浮雕作品《秋山行旅图》亦是从2062件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评委们一致好评。张静早年进入武汉市工艺雕刻厂,师从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邓道航学习木雕工艺,专业从事木雕十多年,2008年进入武科大城市学院从事动画艺术专业教学至今。



    目前为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省工艺美术协会等会员。2016年8月,武汉木雕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静成为武汉木雕的重要传承人之一。


    据了解,汉派木雕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东周及楚汉,1978年湖北通山江陵县先后出土了许多东周时期的彩绘木俑、持剑木俑及彩绘梅花鹿木雕人物、动物。上世纪60年代初,老艺人们为了汉派木雕的发展,破除历代为庙观修造佛像的成规,带领弟子们将传统的宗教偶像变成木雕工艺品,通过外贸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因为喜欢 一切都显得顺其自然

     

    气定神闲,全神贯注,一方阳台之角,张静老师正在家中的“静木坊木雕工作室”里仔细地雕刻着她的下一件参赛作品——《秋水伊人》。由于省工艺美术学会对初审作品的独特性和品质要求十分严格,张静老师每年寒暑假和大部分业余时间都一心扑在了创作上,精心准备着自己的作品。

     


    雕刻,对于她来说,似乎是一种“宿命”,是命定的缘。从小学开始,作为女孩子的她就喜欢用泥巴捏出很多小人儿,用粉笔刻出各种小玩意儿,课桌里总是藏着她与同龄女孩不同的“宝贝”。父母对她的这些小爱好倒也从不干涉,任由她玩泥巴雕粉笔,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她对雕刻的喜爱也逐渐深入。

     

    高中毕业后,由于雕刻的作品具有独特的灵气,被工艺美术大师邓道航一眼相中,收为关门弟子,顺利进入武汉市工艺雕刻厂工作。张静在木雕方面展现出少有的天赋,学艺半年后她就能独立创作,四年后出师。从艺十年后,她重新考入大学学习,然后从教,参加各类赛事、展会,人气也随着作品的质量而逐渐上升,张静老师的人生随着雕刻发生着蜕变。


    有人说她在努力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她却笑着表示,“其实并不是刻意的,只是刚好喜欢雕刻,有那么一点天份。然后不断地去完成自己想要表现的作品,所以就努力去创作,一切都很顺其自然。”

     

    木雕只可做“减法”不可做“加法”

     

    “木雕之于泥雕,因其‘只可做减法不可做加法’而更加有难度。下刀要十分精准,削多则不能补而废。所以在雕刻木雕之前,先做泥雕是必备步骤。”张静老师告诉记者,设计构图、创作泥塑稿,再选木料、打粗坯、细坯、修光、打磨、整形,到最后的加底座等配件,每一件木雕的完成,少则花几天,多则一年有余。10厘米高的贵妃人头像几天可以完成,而《王者之风——武则天》用了近八个月,《九歌·三山鬼》则花了一年多。

     

    在创作《九歌少司命》这一楚风浓郁的作品时,需要在整块黄杨木上的随形雕,大量高难度的镂空雕让张静老师犯了难,为了适应较深的挖空和多角度的曲面雕刻,她特制一些工具,如有意加长了刻刀手柄的长度,并做了几把弯曲的雕刻刀,来进行雕刻。

     


    日常生活当中,张静老师非常注重选材,家里到处都堆着她“淘”来的各种木料。为了淘到好的木材,她亲自去当地寻觅挑选或托各地的亲朋好友帮忙留意。有时小区整修时砍下的树也被她淘回。古朴馨香的阴沉金丝楠木,细腻耐雕的小叶黄杨木,以及洁白光滑的银杏木,都是她钟爱的材质品种。


    张静老师介绍,有了满意的木料后虽然很喜欢但并不会马上动工,而是等到某一天突然有了灵感才会去进行创作。生活中,一有空闲时间就拿着工具雕刻,身上的手链挂饰,家中的挂件摆饰,都出自她手。虽然作品不计其数,也有不少藏家前来寻觅,但张静老师至今也不将作品参与买卖,而是留下珍藏起来。

     

    雕刻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外化表现

     

    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工艺造型中,形成既体现传统雕刻技艺又具有现代审美情趣的独特风格,是张静老师作品的特色所在,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她作品的基调。这得利于在雕刻之余,她从未间断地学习。

     


    不大的工作室里,四壁的书架上都放满了各种书籍,除了关于绘画、图案等专业书籍外,最多的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艺术典籍等文学作品。张静说:“雕刻不仅仅只是手艺,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外化表现。怎么样才能让手中的工艺品栩栩如生,从内到外给人以美感,这需要雕刻者本人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武汉木雕是一门传承了千年的手艺,有过繁盛,有过凋零,如今已成功申请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希望通过比赛将精美的木雕工艺展现在世人面前,有机会的话,也想再多收两名徒弟,将这门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张静说。 


    小结


    对于未来,张静老师满怀憧憬,她表示希望有机会将自己的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建立实际的校企合作基地,以木雕和木艺的结合打造实用美观的文化创意产品,引导更多的人参与木艺制作,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同时也让有兴趣的学生,能有场地、有环境在实训中展示自己木艺方面的才能。



    想要看完整视频

    请扫码关注

    37度人物 | 感知人性温度




    文章来源:潘刚坚梅朵

    编辑:马麻 染唯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