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新闻> 潮州木雕中的潮汕民情风俗
  • 潮州木雕中的潮汕民情风俗
  • 2021-07-22 13:46:07
  • 【摘录】

    潮州木雕是盛行于粤东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品,主要流行于旧潮州府属各县,故名。其辐射范围还应包括在文化渊源关系或地域上与潮汕密切关连的闽南和客属兴梅一些地方。潮州木雕以其悠久的历史、完整的体系、特有的工艺制作、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享有盛名。饮誉海内外的潮汕金漆木雕更与浙江东阳木雕齐名,成为全国两大木雕品种之一,在中国木雕艺术中独具一格。潮州木雕因其长期广泛地流行于民间,具有典型的“潮色潮味”,已经深深地刻上了潮汕文化的烙印。因此,加强对潮州木雕的研究,从民间工艺的角度探讨潮州木雕所表现和折射出来的潮汕文化精神,进而揭示出其内在的潮汕文化特色,阐明潮州木雕与潮汕文化的内在联系,就成为我们开展潮汕文化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

    “历世相沿谓之风,群居相染谓之俗”,道出了民俗的历史传承和地域性特征。地处粤东的潮州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融合了中原、闽南和本地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情风俗。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取材于民间,富有生活情趣的潮州民间习俗为潮州木雕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和丰富的创作题村。潮州木雕作为一种地方工艺品,是由潮州民间艺人创造的,为潮民所喜见乐闻。因此它深受潮汕民俗文化的影响,或者说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潮汕的民情风俗。

    (一)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艺术题材

    1.表达吉祥、喜庆、富贵、福寿等美好愿望。在这类题材作品中,常以一定的自然物(动植物等)组合在一起,以其谐音取其象征意义,或以传说中的祥禽瑞兽,表达民间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向往和迫求。

    1)吉花祥鸟。这类题材的作品数量很可观,多数是图必有意,意必有祥,有表示吉祥喜庆:如吉(菊)花祥鸟,喜(鹊)上眉(梅)梢;期望富贵:如花(牡丹)开富贵,一路(鹭)连(莲)科——对仕途升迁的期盼;比喻长寿:鹤寿松龄,荷花仙鹤;象征坚贞爱情:鸳鸯戏莲;比喻高洁:岁寒三友松竹梅,梅兰松菊。

    2)吉祥图案,如以“吉祥”两字为图案的木雕粿印,或以“福禄寿喜”为图案的木雕装饰,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还有内涵丰富的牡丹如意、平安如意、兔含如意草、三羊开泰、五福(蝠)临门、九蝠捧寿、爵(雀)禄〔鹿)封(蜂)侯(猴)、连(莲)年有余(鱼)等。再者,以多籽的葡萄、石榴象征子孙满堂,如松鼠葡萄、石榴水鸟,反映了潮州民间多子多福、子孙繁衍不断的传统生育观念。

    3)祥禽瑞兽,有龙、凤、狮、麒麟等等,如双龙抢宝、五蝠盘龙、龙凤呈祥、单凤朝阳、双凤朝牡丹、狮子滚球、子母麒麟、麒麟送子、麒麟送瑞等等。这些传说中的珍禽异兽颇受潮州木雕艺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在建筑、神器、家具的装饰上。

    潮汕民间迷信思想盛行,办事讲求行好运,潮州木雕中的吉祥意念恰好适应了人们趋利避害,祈求福社,追求荣华富贵的民俗文化心理。潮州木雕艺人用朴素的思想,坦率地表达了求祥接福的祈望,深刻地包含着人民千百年来对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保留了人民最美好的原始信念。

    2.以木雕书法艺术的形式出现,或以浮凸的木雕书法艺术与垫底的木雕题材相互映衬,反映某种传统文化思想。如以行草书雕出“家有现成题目:曰父曰儿,人则孝,出则弟,文章尽矣;人无别样工夫:惟诚惟敬,仰不愧,俯不作,学问全焉。”这些文字与其底通雕出的蝙蝠和松鼠葡萄图案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共同表达儒家传统的家庭观、人生观、幸福观、生育观。

    3.具有典故性质或民间约定俗成的题材。这类题材在潮州木雕中也较常见,如状元及第:反映了科举制度下,人们刻苦读书以求功名的传统功利思想;渔樵耕读:以渔人撒网,樵夫挑柴,农夫驭牛反映打鱼、采薪和耕种,表现读书则一改书斋苦读的常规,代以书童挑书在前、书生骑马在后,一幅科举赶考图是那样生动传神:郭子仪拜寿,表现唐朝大将郭子仪庆寿时,众女婿前往庆贺的热烈气氛和场面,反映了封建时代人们对于孙满皇、富贵长寿生活(福禄寿)的羡慕、向往和期盼;百忍堂:表现封建家族制度下,人们以家族庞大、显赫为荣,但由于聚族而居,易起纷争,非百般忍耐,不能维持家族团结的社会心态。

    数量可观的中国传统艺术题材出现在潮州木雕中,反映了植根于潮属民间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这是与潮民大量来自中原,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又经过千百年的融汇积淀而形成的。

    (二)发生在平民百姓身边的生活图景

    1.乡村生活。以舟中听戏,树下弹唱,樵夫伐薪,妇女送饭到用头等场景,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农业社会里形象生动、情景交融的娱乐和生产生活图卷。我们甚至可以在潮州木雕中发现蟋蟀、螳螂、蚱蜢、青蛙等在乡村生活中不时就可见到的昆虫等自然物象。

    2.耕织图。分别截取耕田、插秧、收割、打粮四个典型的场景,表现男子种植水稻,辛勤耕耘,喜获丰收的过程,具有南方水田生产的特点,反映了潮邑发达的稻作文化;又以纺纱、卷线、织布、裁衣反映妇女纺织劳动的过程。一幅富有乡土气息的耕织图使我们体验到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男耕女织的生产图景。“潮民力耕,多为上农夫”,潮“民知力于稼墙”,“妇女多勤纺织,凡女子十一二龄,其母即为豫治嫁衣,故织絍之功,虽富家不废也。”潮邑各属旧方志中的这些记载在木雕“耕织图”中得到了形象的反映。

    3.建筑工人。有正在排楹钉桷盖屋顶的,为墙体批荡的,挑建筑材料的,他们干得是那样的认真起劲,旁边还站着一位身着长衫、手持扇子似主人、又像监工模样的人。潮州民居素以布局规整,工艺讲究,结构牢固稳重见称,故有“潮州厝,皇宫起”的说法,民居“四点金”更有“京华百姓家”的美称。潮州木雕本身就有很多建筑装饰,木雕艺人正是基于对建筑工人生活的仔细观察,截取民居建筑中的几道重要工序和场景,加以刻划表现,雕刻出了逼真传神的作品来。此外,还有反映其它行业劳动者的题材作品,如石工、木工、放牧、捕鱼、船家、货郎小贩等。

    4.湘子桥图。雕“有不同形态的人物25人,其中有乘轿出游的显贵,有提篮叫卖的小贩,有挑(木盛)访亲的串门客,有打着膀头鬃缓步行走的妇女,有人撑伞遮阳赶路,还有人凭窗闲眺风景。个个形态生动,栩栩如生。此外,奔腾韩江,清修古寺,桥墩亭阁,十八棱船,镇水牲牛,以及东门城楼等,都径路井然逼真地再现在画面中”,这件取材于湘子桥实景的木雕,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十分难得的清代潮州湘子桥人文、自然景观和潮州民情风俗图。类似的作品还有“观风图”,“描绘封建社会新官上任、出巡城乡,观察各行各业生产情况,考察民情风俗的情景。……从城内到城外,以至疆域尽收眼底。”

    作为一种地方民间工艺品,潮州木雕植根于人民生活中,为人民所喜爱,这些描绘发生在平民百姓身边生活图景的题材作品正是潮州木雕在民间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映照。

    【原文出处】《潮学研究》1997年第6辑,第228-242页。

    贴金五果花篮(辜柳希)

    贴金五果花篮(辜柳希)


    荷花(杨坚平)


    【作者简介】萧洽龙,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广东历史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