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世间读书会第十七期丨金柏松·图说东阳木雕
  • 世间读书会第十七期丨金柏松·图说东阳木雕
  • 2022-06-11 11:17:09
  • 恭喜你发现了一片新大陆

    这是世间组织的第17期读书会活动

    本期世间读书会,我们有幸请到了金柏松老师。

    金柏松,高级经济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东阳市艺海木雕竹编研究所所长。

    主要著作:《东阳木雕—东阳市工艺精品馆馆藏作品》,《东阳竹编—东阳市工艺精品馆馆藏作品》,《东阳木雕竹编史料汇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合著),教程《东阳木雕·综合卷》、《东阳木雕·花卉卷》、《东阳工艺竹编》等。


    文末有视频回放链接。


     


    “2005年我们行业协会到青田考察,有个青田的领导提出青田人应当喜欢和了解青田石雕,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青田人。按这样来讲,在座的可能有的也不是“真正”的东阳人了。东阳人给客人送礼物会选择火腿或者香榧,但有一些地方不合适送火腿或香榧,有些人把火腿当大块肉吃,塞牙!有的人不知道香榧怎么剥。东阳木雕也是东阳人送礼的首选之物,但需要“会送”,这就要会选,要懂得欣赏,了解东阳木雕的基本知识。”——金柏松



    东阳木雕历史文化渊源和地域特色

    01
    东阳木雕和东阳“三乡文化”互为因果
       


    东阳在南宋以前是非常封闭的,因为人口少,小农经济,不多的土地资源能够养活人们。南宋开始大量的中原人士来到江南,开始变得繁荣。东阳人口暴增,东阳的山水养不活这么多人,因此只能向外发展,走出去,一是读书,二是做手艺,替人家造房子。造房子以泥水木匠为主,泥水匠的传承发展便形成了建筑之乡。木匠包括雕花匠,于是传承发展为工艺美术之乡。在南宋的时候就有三大建筑行帮:苏南帮、宁波帮、东阳帮。慢慢地,东阳木雕和东阳三乡文化互为因果。


    雕花匠又是哪里来的呢?宋代之前木匠就是木匠,到了南宋,木匠就又细分为大木、小木,大木负责屋架制作,小木负责门面装饰和家具制作,包括雕花。到明代,小木又细分为细木和雕花匠。细木负责家具制作为主,雕花匠的专业化,对东阳木雕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02
    东阳木雕具有三大地域特色
       


    中国从明代开始逐步形成了二三十个艺术流派,其中以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最为著名,另外还有宁波朱金漆木雕、云南剑川木雕、苏州红木雕、上海白木雕等。各种艺术流派的形成,大多是地域文化的产物。东阳木雕的艺术风格和技艺体系源自东阳古民居的建筑文化,具有三大地域特色,构成其基本的技艺体系:


    1.细腻清淡为首选的雕刻用材

    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形成东阳木雕特定用材的基础。东阳木雕早期用材很杂,限于当时的物流条件,只能采用本地产枣木、桃木、银杏木等果木(当时人们相信果木无毒)和柏木、枫木、苦槠等杂木为雕材,随着雕制技法的成熟和建筑审美功能的提高,质坚、纹细、色浅、易雕易刻的香樟木、白杨木、银杏木等地产木材逐渐成为主要用材。特别是香樟木,以其特有的品质逐渐成为东阳木雕的首选用材。


    当代,地产木材资源枯竭,东阳木雕顺应变革,大量采用外地清淡素雅、坚韧细腻的椴木、楠木、柚木、榉木等软木类材料作为替代用材。东阳地产木材的局限性,反而成就了东阳木雕雕刻用材的“杂食性”。



    2.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为基本雕刻技法 

    平面浮雕是东阳建筑文化的产物,明代开始,东阳木雕逐步向建筑雕饰方向发展,以宗祠厅堂为代表的东阳古民居建筑雕饰成为东阳木雕的主要载体。东阳古民居向有“东方住宅明珠”之称,国家文物局专家杜仙洲先生赞其“粉墙黛瓦马头墙,石库台门四合房,碧纱隔扇船篷顶,镂空牛腿浮雕廊”,足见东阳木雕在东阳古民居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东阳木雕的用材、雕技、题材乃至审美情趣都与东阳古民居的建筑文化蕴涵交融,互为因果。


    建筑装饰木雕不仅品类繁多,更要求其把实用性、坚固性放在首位,加上建筑雕饰视角上的单向性,平面浮雕无疑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不同部位的建筑雕饰又对平面浮雕的雕刻深度有不同的要求,如视距较近又容易触摸损坏的门窗锁腰板的雕刻以浅浮雕技法为首选,视角高远的桁梁屋架撑拱(牛腿)的雕饰则以深浮雕、镂空雕技法更合适,而具有采光通风要求的门窗格扇的雕饰自然非透空雕技法莫属。      


    圆雕是早期东阳木雕的主要技法,而平面浮雕是当代东阳木雕应用最广泛和最擅长的基本技法。



    3.格调素雅的“白木雕”表面处理艺术

    东阳木雕充分利用雕材本身纹理色彩的自然美,采用不上色或上浅色的白木雕手法,因此称“白木雕”或“清水白木雕”。当代,“白木雕”手法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表面处理艺术。艺人们通过选材甚至用局部漂白、上反差色等技术手段刻意追求一种清淡素雅的艺术效果。


    “白木雕”的表面处理手法,源于东阳民居的表面处理方式。东阳人耕读传家,勤耕俭朴,无论贫富,以房子为最大的“家私”(家庭财产),造新屋娶媳妇是一辈子最大的“事业”(成就)。 农家百姓的居家装潢不可能像皇家宫殿和宗教寺庙那样金碧辉煌,这就迫使艺人们去追求一种简约朴素低成本的美。因此,东阳木雕的建筑雕饰一般不上油漆,比较讲究的大户人家也不过刷桐油进行表面防腐处理而已。以原木本色面世的东阳木雕建筑雕饰是原生态的“白木雕”。从这一角度而言,可以说东阳木雕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布衣文化”。



    东阳木雕艺术风格和发展演变过程


    1)从牛腿图片看东阳木雕由简到繁的演变

    早的时候没有牛腿,就一个三角架,后来慢慢有了一点弧度,民国是最巅峰时期,实现了由简到繁的转变。



    2)从图像看“古老体”向“画工体”的发展

    明代以前由小木雕刻的图像称为“古老体”,大多以花卉等线条阴刻为主,图案简洁明了。明代开始,小木细分为细木和雕花匠,东阳木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雕花体”时代。明代到民国是雕花体,中间插一段“画工体”,慢慢走向以写实为主导的当代木雕。


    “古老体”从花鸟开始,较多地应用线条阴刻。明代开始由雕花匠专业雕刻的叫“雕工体”。水平较高、较有代表性的是义乌黄山八面厅那个雕工,我们现在都做不出那个水平,主要是神韵做不出来,当代的木雕太写实了。清朝晚期雕花太多太繁琐,走到一定时候就走不下去,没有方向了。这个时候出现了郭金局和杜云松,这两个人非常厉害。清末《吴友如画谱》、《芥子园画谱》等画册开始流行,他们开始模仿其中的意境,以线条为主来表达,向中国画靠拢。1919年郭金局的作品,有了经典的落款题辞,在这以前是没有落款的。


    但画工体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曲高和寡,他是阳春白雪,必须懂画,会画的人才可以做。因为大多人不会画,所以走不下去。但是也开始有了转变,慢慢向写实方向走。楼水明的作品就开始了写实,他把一些中国画的东西运用到木雕上来,对东阳木雕贡献很大。他的人物比例就开始比较正确。楼水明是将中国画运用到木雕上来的第一人,陆光正则把它运用得炉火纯青。



    3)从人物比例看“意象”到“具象”的过渡

    “站七坐五蹲三”,这是正常绘画人物身高和头高的比例。早期东阳木雕人物头大身小,非常夸张。明代以前一般是四个头高,清代五比一,清中后期六比一,清晚期发展到七比一,清末到民国时期,东阳木雕的人物比例矫枉过正,头和身体的比较达到1比8,甚至1比9,在仕女等传统题材方面,这种以长为美的风格一直延续到1960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



    东阳木雕的技法分类


    按照不同的雕刻技法、雕刻深度或应用范围,当代的东阳木雕常用的雕刻技法可归纳为:平面浮雕按其雕刻的深浅又分为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多层迭雕)、圆雕、半圆雕、透空雕(包括双面透空雕、异型双面透空雕、贴片雕、圆木浮雕、阴雕、彩木镶嵌雕、自形木雕(树皮雕)和火烧板拼雕等。其中平面浮雕、圆雕和透空雕是最基本的三种技法,其他技法都是平面浮雕和圆雕的变异和组合。透空雕又叫镂空雕。因为其透气透光的优点,透空雕大多应用于门窗、挂落等需要采光通气的地方。



    东阳木雕的技法原理


    通过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获得最大的图像内容容量,以线面结合的雕刻方式取得绘画的线条和雕塑的立体造型的双重图像表现手段,加上逐层迭压的高远手法和适当的保留平面来重复获得花板深度的分配空间,使得在有限的立体空间内展示最多的立体层次,成为半立体属性的平面浮雕的最佳表现手段。


    “东阳木雕”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满细腻、图像写实传神等为主要特征的艺术风格,正是以散点透视构图、线面结合、适当保留平面、小块留地和逐层迭压的高远层次处理方式等技艺手段为前提条件的。



    东阳木雕的产业发展优势 


    1)技艺体系的内在优势——东阳木雕是一种工艺木雕,其客体性和传承性的工艺属性,决定了有载体就可以有创新(市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具有非常明显的市场优势。


     2)艺术表达形式的内在优势——东阳木雕是一种装饰性浮雕,是锦上添花的艺术。是一种以平民百姓的需求为根的平民化、大众化、实用化的具象艺术。


    3)文化形态的内在优势——东阳木雕价值取向、美学理念乃至雕刻题材、构图原理等皆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其文化功能上的民族性、开放性和教化功能。但东阳木雕又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形成了文化形态上的唯一性,即其他木雕流派是无法模仿克隆的。


     4)产业属性的内在优势——因其丰富的文化和多重的产业内涵,使其成为生机勃勃的“木文化”产业。



    结论:技艺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的优势成就了东阳木雕的产业优势。东阳木雕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创新发展,已经从一门手艺形成一种工艺,成为一门艺术进而升华为首批重点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最后跻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殿堂,在“盛世艺术”的机遇条件下,成为一项极具产业扩张辐射能力的生机勃勃的文化产业。是中国“木文化”的代表性品类。


    东阳木雕面的挑战


    1)艺术本身的局限性,费工、难学,所以有了机器雕刻。


    2)人才问题。老一辈的艺人,像陆光正和楼水明,他们都是从十二三岁开始做手艺,再到中央美院学习设计,一步一步几十年走过来。老一代有杜云松这样的人才,50-80年代木雕总厂培养了一代人,送出去培训,又经常举行比武,所以大家技术好,人才多。而现在的人都是学两年,车间里做半年,就开始设计,刀工不够,不能熟能生巧。做的人又不懂画画,不懂透视,按照实物去做,就做成了圆雕。并且出现了设计跟做的分开、收关和打坯分开的状况,这是很危险的问题。


    3)理论问题。导向问题很要紧,究竟怎么发展? 


    4)产业化与技艺传承问题(机械计算机、模仿克隆问题)。机器要用,但是有误导,一是图稿误导,二是材料误导,三是机雕冒充手工。真正的艺术必须是手工的。



    互动环节:


    读者:东阳木雕魅力非同寻常,但有人说它太华丽了,有点华而不实,老师您是怎么认为的呢?


    金老师:东阳木雕如果作为家具或者装饰作用,不存在华不华丽的问题,而应说耐不耐看,耐看是最要紧的。如果送人,要看他是什么地区的人,想什么价位的东西,更要看层次,如果是有文化的人,就必须送艺术含量高的作品,有内涵。



    读者: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跟我说东阳木雕的收藏价值不大,因为匠气太重。相比较而言,徽州木雕在中国木雕史上有崇高的地位,结合了北方木雕艺术和南方木雕的艺术,大气、精致,还有最可贵的是书卷气。金老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金老师:这个问题比较有争论,徽州木雕也是平面浮雕,它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东阳是一层一层上去,徽州木雕的人物是斜插的,保留了原始风格,人物还是五比一的比例。不能拿总体来比,只能说某件具体作品。从收藏角度来看,黄杨木雕最好。东阳更多的是实用性为主,比如家具雕刻、建筑雕刻,所以不适于收藏。收藏,第一不要太大,第二,最好是浅浮雕,比较牢固。还有要收藏大师的代表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买“绩优股”或者“潜力股”。 像乐清的黄杨木雕,很多艺术家是不卖作品的,全都收藏在家里,民国时期一点点大的作品价格就已经到了一百万。东阳木雕是以产业为主,重在建筑和家具雕刻,“非卖品”比较少。像陆光正大师这样的高产名家,家里留存的“宝贝”并不多。东阳从产业角度来讲名气很大,但艺术含量高,适合家庭个人收藏的小件精品太少。



    读者:马上桥花厅,据说是东阳民居中的木雕博物馆,这个观点行业内大家都认可吗?据资料显示,它在当年只是个普通的民居住宅,如今可以被称之为木雕博物馆的理由是什么呢?与其他地方相比较,花厅木雕的特色在哪里呢?


    金老师:马上桥花厅现在成功申报了国家级文保单位,当然有其独到的优势,但说是木雕博物馆,不太合适,因为它只能是那个时代的精品杰作,代表了历史上的一个时间节点,代表那个时代的精品。我现在非常推崇黄山八面厅,有史以来到二十一世纪为止,没有超过它。有些古民居,就像文物一样,有些东西虽然不是最好,但在那个时候非常具有代表性。像郭金局运动会的作品,有时代特征。



    读者:马上桥花厅以雕狮子为主,还有一幢房子是树德堂,以雕凤为主,我想问一下,民间是从什么时候可以雕龙雕凤了呢?原因是什么?


    金老师:这个问题太大了。雕狮子、龙、凤凰,每一种都有寓意,比如龙的两个爪、三个爪都有发展过程,五爪金龙老百姓是不能雕的,是皇帝用的,木雕本身就是传统的。蝙蝠难看,但它就是因为名字谐音,得“福”了。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直播回放


    图:以天空的名义

    编辑:世间文化传播工作室


    世间读书会主讲人礼品由“富嘟酒店”、“东阳三宝”特别提供


    富嘟酒店提供:免费房间一晚



    富嘟酒店,让幸福的味道从富嘟开始

    【旗舰店·银泰城店】地址:东阳市兴平西路370号(近银泰城)

    幸福热线:0579-86641111

    【精品主题酒店·木雕城店】地址:东阳市世贸大道497号(木雕城正对面)

    幸福热线:0579—86367888



    左邻右里提供:东阳三宝产品一套



    东阳三宝,东阳人的乡愁印记,由清华学子返乡打造,把乡愁装进礼盒。

    主打款式:

    1:东白红+木味盒+竹禅杯/杯垫(杯垫分6款龙凤造型)

    2:东白绿+木味盒+竹禅杯/杯垫(杯垫分6款龙凤造型)

    创始人:周国礼(zhouguoli0103)



    世间读书会 | 往期回顾(2017年)


    世间读书会第十六期丨王九成·一词一义话东阳

    世间读书会第十五期丨吴立梅·老城旧忆

    世间读书会第十四期丨吕雄心·东阳民居营造技艺

    世间读书会第十三期丨洪铁城·婺派建筑

    世间读书会第十二期丨洪爱明·素书

    世间读书会第十一期丨魏嘉瓒·石韵

    世间读书会第十期丨一枚大云·宋代家具(上)

    世间读书会第十期丨一枚大云·宋代家具(下)



    图文/世间文化传播工作室

    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未经允许

    不得擅自转载,谢谢!

    合作联系:春(1381994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