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这届小学生以后不用中考了?这6类孩子才是本轮教改中的赢家!
  • 这届小学生以后不用中考了?这6类孩子才是本轮教改中的赢家!
  • 2022-02-13 14:38:06
  • 怎样才能每天都收到这样的文章呢?

    只需点标题下“今日教育传媒 ”关注即可!


    最近,一则消息被传的很火:

    2020年,将取消中考?

    也就是说:现在六年级以下的孩子将不用参加中考?



    是真的吗?



    “当前,还不具备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普及步伐,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针对近日网传“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中考将取消”的消息,,现阶段不可能将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不是将其纳入义务教育


    ,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普及、义务和免费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在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不是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或者实施免费教育。”该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均衡、强制和免费等属性,。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到2016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已达93.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未来一段时间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和均衡发展水平的任务仍然繁重。“在普及的过程中,要妥善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资助体系,下一步要重点做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免费工作。”该负责人说。


    “中考将取消”消息不属实


    同时,针对“中考将取消”的消息,该负责人明确表示不属实。、,。我们一直强调,本次改革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并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该负责人强调,本次改革是对原有中考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旨在建立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更好发挥考试招生制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教育公平。他表示,,结合实际细化制定本地中考改革实施意见。



    普及高中取消中考,

    但2018中考改革板上钉钉


    消除了大家的误解是不是意味着一切照旧呢?当然不是!这正给我们在读的小学生家长提了个醒:尽管中考不会在短期内取消,但中考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不但与当下在读的初中生息息相关,每一位在读的小学生更加要密切关注,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整个小学阶段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


    ,2018年,中考要大改!实施范围涉及到小学、初中!因为中考地域性比较强,所以具体的实施细节还要待地方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落实。:


    ?1、2018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改革全面开展,2020年要消除“唯分数论”

    ?2、推行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实行全科开考,引入综合评价;

    ?3、扭转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应试局面,变为“教什么考什么”

    ?4、落实学校的自主招生权,最终实现中学自主、多元办学。


    在浙江,11月20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征求意见稿,透露出今后中考中招改革重大方向。有这么几个重点,课长帮你划一下:


    ?1、在考试命题上,要“加强对实践能力考查,逐步开展外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和科学实验测试”。也就是说,中考英语的听说能力和科学实验动手能力的考察将加强!


    ?2、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分配比例继续提高,“从2018级学生开始不低于60%,有条件的地方应努力提高分配比例”。也就是说,各初中学校进入普通高中的保送生名额将扩大


    ?3、此外,还提出改革统一招生办法,改变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到2020年,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成为学生毕业和各类招生的基本依据。也就是说,2020年,浙江中考将突出素质教育,要破除唯分数论!

    以上的改革方向,虽然没有说要取消中考,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考一考定终身的趋势正在逐渐淡化。看看这几年杭州的中考形势,就是最好的体现:

    十年前中考自招生都是凤毛麟角,而现在各所优质高中保送名额就占招生名额的50%-30%以上。裸考批次录取正在逐渐淡化。

    这也充分说明:在素质教育渐渐立足的今天,变“一锤定音”为“过程评价”,是必然趋势。

    看见没有?2020年,是一个重要节点。推算下来,也就是现在正在上小学的这届孩子,虽然不太可能直接取消中考,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升学评价体系将完全改变!



    小学生注意,

    未来“中考招生”可能这样改



    所以,这一轮的中考改革,其实对在读的初中生影响尚且有限,直接影响到的会是在读的小学生。2020年,今年读六年级的小学生就将直接面对“消除唯分数论”的中考了。


    对于当下扑朔迷离的中考改革,有教育人士对小学生即将面对的未来中考招生做了如下分析:


    ①纯初中校:提升校额,更多机会。

    如果真的改革,那么纯初中校(只设置初中),孩子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高中的升学率,增加“名额到校”成了这些学校的重要发展途径。

    ②完全中学:本校直升,锁住生源,强迫发展。

    至于完全中学(既有初中又有高中),他们拥有大比例的直升名额,比例接近50%。这样学校不能通过中考“甩掉”成绩差的孩子了,只能自己担着6年,那么只能全力教好。

    ③名校自主招生

    名校对于好学生的需求和好学生对于名校的需求是无法被遏制的。清华北大差不多7成的孩子都不是高考进去的,都是自主招生进去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初中也会如此,名校会有自己的自主招生选拔依据,但绝对不会是一次中考,中考只是最后一次大型的结业考试。3年的成绩,3年的综合素质评价,才会是未来选拔发展的趋势。

    ④方式可能还有更多,录取越来越复杂


    2020年就要开始实施,现在小学6年级以下的孩子都必须经历这个时代。冷静下来分析,这样的中考改革其实强调的也无非是三个最大的改变:

    1、变初中“一个中考重要”,成了“三年的成绩和行为都重要”;

    2、进入名校变得更难,一次考试考高分一定比综合评价得高分更容易;

    3、小升初的结果对中考的影响从“不算很大”变成“非常巨大”。



    面对改革,这6类孩子更容易胜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应新的考试形式,更容易脱颖而出?


    ?1、思维活跃、善于知识融通的学生


    :中考要减少单纯记忆、死记硬背的考察项目,转而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能够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未来善于穿越学科边界、进行方法的融通并且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学生,更适应改革的方向。


    如何应对?


    鼓励孩子从小学开始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应试、成长,素质教育,这三者应该是合在一起的。


    ?2、广泛阅读、完整读原著的学生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试题,阅读能力成为试卷考查的重点。结合阅读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语文卷中,而且在理综、文综等多个学科都有不同程度地加大。语文卷作文中,涉及到了古今中外名著,考生完整地读过和没有读过,最后的成绩绝对是不一样的。


    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学生具有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阅读量的加大很好地贯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精神,向整个基础教育学段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靠死记硬背和课本中节选的名著片段是考不出好成绩的。


    如何应对?


    要想让学生多读书,家长就要从自身做起,同时,要教给孩子速读、泛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技巧,学会深度阅读,不断丰富并积累知识和能力。


    ?3、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新的中考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比如科学实验的考核要求,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将学习搬到社会大课堂中,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如何应对?


    家长也应该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家庭中的各类资源,拓宽孩子主动学习的空间环境,创造出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为丰富学习方式提供支持。让孩子在体验和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研讨解决方案,真正做到“做中学”。



    ?4、亲近传统文化的学生


    中考语文科目在语文基础运用、传统文化、现代文阅读、写作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会有较大变化,将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强化阅读,提升阅读写作能力。书法、京剧、古代文言名篇、古代文学名著……这些内容在考试中都会增加。


    如语文、、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历史可以考查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地理可以考查对乡土意识、环境保护等理念的掌握。


    如何应对?


    要引导孩子在课堂内外关注传统文化,学校也要创设机会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不是简简单单地死记硬背知识,而是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古诗文的积累,融汇历史知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孩子可以学习书法、国画、京剧、武术、剪纸、曲艺、木雕、篆刻等课程。



    ?5、擅长逻辑思维的学生


    未来的中考会出现很多开放性试题,供学生选择不同的解决策略,为学生提供弹性的发展空间,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在这种考查中,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更有优势。


    如何应对?


    考题呈现了一定的开放性,最终答案需要学生自己表达观点和想法。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陈述表达能力,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做逻辑思维训练来提高。


    ?6、善于传递正能量的学生


    近年来各地中考各科考查都加入了“德”的元素,,


    今后的中考试题,势必会从新闻、科普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更多生动鲜活的事例,意在引导考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传递社会正能量。


    如何应对?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从优秀文学作品中选取能够反映社会正能量的材料,增强“时事语文”意识,及时阅读新闻报刊,保持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


    声明

    本文综合自微言教育、快微课。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热门阅读

    1.一个中考满分学生的日常安排,值得借鉴!给孩子都看看

    2.阅卷老师最可能给高分的试卷,原来长这样!

    3.这应该是最全的小学校园安全手册了!记得好好叮嘱孩子……

    今日教育

    主流教育媒体 深度影响教育生活

    商务合作/投稿荐文

    加微信号咨询:z240657407(刘老师)

    觉得文章不错

    关注公众号,精彩教育内容每天呈现



    长按二维码后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