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蔡菜泉州永宁永远看不厌的美(上)
  • 蔡菜泉州永宁永远看不厌的美(上)
  • 2022-06-25 07:50:05

  • 蔡 菜

    故乡泉州永宁 | 青旅掌柜 | 故乡文化的守护者



    永宁是泉州石狮的一个小镇,在我心里,永宁的珍贵足够以让我傻傻地在这里开一家青旅。她的特别,不在于那些厚重的历史,而在那些真实地存在于寻常百姓中的文化质感。




    叫蔡世力,江湖人称蔡菜。


    自从开了一家青旅,我便觉得自己进入了背包客的江湖了。江湖是充满刀光剑影的,而事实上,江湖上,每一家青旅的经营虽称不上刀光剑影,却也是非常不易。在大多人看来,我绝对是他们眼中的傻子,因为我的青旅开在一个完全没有游客的地方。


    这个地方叫做永宁,是我的家乡。永宁是泉州石狮的一个小镇,在我心里,永宁的珍贵足够以让我傻傻地在这里开一家青旅。她的特别,不在于那些厚重的历史,而在那些真实地存在于寻常百姓中的文化质感。


    2013年,工作了两年的我,毅然辞职,踏上了一段长途旅行,在此前,我做好了永宁的明信片,带着他们上路,3个月后,我回到永宁小镇,花了一个月时间租下一栋石头房子,开始筹划起永宁卫青年旅舍。


    虽然从小长在永宁,可是我却对永宁缺少深入的了解。但是,从开设青旅后,永宁向我打开了一个大世界。




    番仔楼——这里的人们欣赏美


    番仔楼,这是我要讲诉的第一份永宁,是人们到永宁最直观的印象,也是当初促使我开青旅的最直接原因,我不想看到这些美丽的建筑倒塌下,我希望他们得到很好的利用。


    永宁是一个三面环海的海滨小镇,当地居民多就地取材,到海岸边取花岗岩建房,石头民居高大硬朗,线条简约,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全感,永宁给人整体的感官就是一座或白或泛黄的石头城。而永宁作为一个很典型的泉州小镇,泉州传统古厝和华侨归国所建的番仔楼散落在永宁,古厝和番仔楼一般价值不菲,精雕细琢,堪称瑰丽。



    泉州人是热爱建筑和音乐的,泉州南音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的建筑现在也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永宁是泉州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重镇,因而永宁的民居建筑也在很多方面体现泉州人的工匠精神。“古厝”是泉州人从中原南迁带下来的民居样式,在形制上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古厝讲究地理学,多用中国建筑中常见的石雕、木雕、砖雕等来装饰,并且很特别的采用红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民居建筑都是青砖黑瓦,因此泉州的红砖建筑显得异常特别。




    而番仔楼多为民国时期,由闽南的南洋归国华侨所建,因为建筑样式中西合璧,与闽南传统古民居截然不同,且建筑材料多为南洋直接运输而来,故被称为番仔楼(“番仔”是过去闽南一带对南洋人的贬称)。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因设计师建筑想法各异,工艺价值高,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等让人惊叹,是闽南侨乡的一颗颗建筑瑰宝。番仔楼以闽南泉州数量及精品为多,番仔楼不仅建造精美,并且富含华侨南洋打拼的辛酸血泪,每一栋番仔楼背后都有一段下南洋、、国共对峙、,极具传奇色彩。



    在永宁漫步,你会经常在不经意之间与这些番仔楼相遇,远远看着,他们犹如一个个端庄的姑娘一般静静矗立在那里,她是有西式的廊柱,南洋式的山花,而走廊以内却是泉州的红砖,一座独特的红砖房就在你眼前一亮。待你走进一看,才发现这座屋子准备给你的,是一大箩筐的惊喜,这么一座座房子,本身就是一件件艺术品。


    泉州石雕和木雕,在民间来说,都是中国工艺里较为精品的水平,在古厝和番仔楼上都可以看到不少精品的石雕和木雕作品。但是正因为石雕和木雕常见,在永宁这里,看到在建筑上的其他装饰手法,经常让人拍案叫绝。



    出砖入石,是泉州特有的一种筑墙工艺,把红砖和石混搭在一起,因为砖时间长了容易磨损导致墙体塌陷,所以在筑墙的时候,会把砖稍微往外凸,因而叫做出砖入石。红砖的红,石头的白就在这样的搭配下,显出惊人的视觉艺术,看着杂乱中有无序的美感,颜色中有和谐简约的雅致。泉州的红砖是独特的,它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红砖是完全不一样的,泉州的红砖规格分为很多种,密度很大,质地非常细腻,质量上乘的红砖在历经百年的风雨后,也还像新的砖那样坚固并绽放红色光彩。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泉州人在建一座新房子的时候,会推掉老房子,并充分利用老房子的红砖和石头来做成出砖入石墙面。所以,如果一栋房子是民国初年建的,那它的红砖和乱石可能是清朝时候留下的,因此,在泉州,在永宁,怎样去说一栋房子真正的建造年代呢?



    剪粘,是存在于闽南和潮汕地区的一种工艺。在番仔楼里,剪粘大量地运用来做滴水兽。早些时候的工匠会到陶瓷厂去收集那些次品碗,然后把碗的瓷片切割成一片片的形状,再用水泥做一个胚子,这些胚子一般是金鱼、花朵、狮子等,最后,把瓷片贴在水泥胚子上,就这样,一只只形态各异的滴水兽就出炉了。工匠们把他们装在建筑的出水口。每当下雨天,这些看着雅致呆萌的滴水兽在雨水的包围下,似乎在守望着南国的雨季到来,只有这个时候,雨水从他们的口中流出,人们才刹那注意到,雨中的他们是那么尽忠职守,在雨天里那么极致地增加着生活的情趣。




    拼砖,是永宁较为精美的番仔楼和古厝里面会见到的一种墙面装饰手法,工匠们把砖雕成一定的形状,一般会做有两种以上的花型砖,然后利用这些砖形状的镶嵌,砌成一整堵的墙面。很多花型砖上面都印有精美的图案,或为花鸟鱼兽,或为福禄寿全,或为八卦太极万字等。见惯了北方单调的砌墙,在永宁这里,会让人深度感受到当地工匠的用心,拼砖让人感受到似乎望向房子的每个瞬间,都有一副美丽的画作在眼前突现。旧时的工匠为了完成一堵拼砖墙,经常要花很多时间用砖针把砖雕成他们想要的形状,然后再一步步细致地把砖拼起来,在墙面上也看不到任何的缝隙。工匠之细致与用心,可以让触摸到墙的你,一瞬间感动。


    叠涩,叠涩是一种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砌法,用砖,石,有时也用木材通过一层层堆叠向外挑出,或收进,向外挑出时要承担上层的重量。叠涩在番仔楼里得到大量的运用,谁也说不清为什么,叠涩在番仔楼中主要用来做窗楣、檐口。工匠们会发挥创意把他们做成各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形状。在看番仔楼的时候,叠涩往往是最让人难以忽略的,叠涩的砖也需要打成一定的形状,并且要内墙到墙里,所以难度非常高。每当我们看着这些精美的叠涩的时候,很难想象前人们是怎么把这些做出的。




    对建筑工艺的追求,仅仅只是浮于表面的,番仔楼更让人所敬佩的,是他们背后一个个下南洋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使得番仔楼不仅好看,更值得细细的品味。番仔楼的每根柱子上都会有对联,对联的内容一般写的是主人的经历或者家训。许多对联辞藻平实,对仗工整,让人意料不到在此南方小镇,居然藏着如此这般的文化涵养。有如杨家大楼者,兄弟六人共同奔赴菲律宾开创事业终成菲律宾十大富商,杨家大楼顶楼即有对联“旦得安闲消岁月,只留清白遗儿孙”“程门立雪深三尺,十年新唱昆体诗”,这样简短的对联里面就藏着杨震清白为官,杨时尊师重道,杨亿引领宋初诗坛的事迹;有如李延钞故居有联“才华倚马家声旧,名震犹龙世泽长”巧妙地把李氏的名人老子的事迹写出,以此表达自己的姓氏;而汉林楼则有对联“梅雪之清人无尘俗,林泉可乐志在隐居”巧妙地写出了家族原本所在的村子梅林村;更有想熙宝楼的对联“昆山璞玉难论价,沧海明珠不计年”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因为主人在父亲去世之后20年才积攒财力完成父亲建房子的意愿,在他心里,能接受时间考验的才真正是价值无量的宝贝吧。



    永宁的这些番仔楼里,都承载着那个年代的传奇与落寂,有时候甚至会给人一种错觉,你会觉得历史可以由这些番仔楼拼凑而成。这些番仔楼里,陈氏小洋楼的主人是当时给华侨运送侨批的水客,贻庆楼被日本人的飞机炸得只剩柱子高傲耸立,万芳楼的主人思念家乡就把自己信局的名字用在老家的楼上,联荣同居是两个好友共同到菲律宾打拼后把房子建在一起,宁东楼是40年日本入侵永宁时候的指挥部……


    一旦了解这些番仔楼背后的故事,在永宁这个充满文化质感的小镇行走,你会一边欣赏着这些建筑的美,一边又用心在触摸着那一段段的历史。他们在风中,他们也在风中。这么多年来,这些老建筑和故事一样,在风中风化,有一天,我们不在看到这些建筑或听到这些故事,也许只有风,只有风绕着我们在耳边传递那些过往。




    宗族,有根的地方


    行走在永宁的时候,基本上走个100米就会看到一栋祠堂或家庙。在泉州人的世界观里,祠堂和家庙是不一样的。


    他们,也确实不一样。在永宁,祠堂是供奉祖先的地方,但仅限于一片地区所公认的祖先,一般来说,一个村子的一个姓氏只会有一个祠堂。永宁在古代是泉州二十都的首府,因而,在二十都的范围内的某个姓氏,会有一个公认的祖先,每个村子每年会轮流请祖先镇守村子一年,因而每到祖先生日的时候,下一个村子的人就会到上一个村子把祖先迎回来供奉。而一个村子经常有很多的姓氏,所以,每年在永宁可以看到很多的有关姓氏的活动。



    家庙,泉州人称为公妈厅。既然祠堂只供奉祖先,那么公妈厅就是放往生的人的神牌位的。理论上,一个人往生,葬礼的所有仪式要在公妈厅完成。一个姓氏可能有好几个房,每一房都会有一个公妈厅。



    走在永宁街巷,抬头看寻常人家的门楣,就会看到许多写着“颍川衍派”“陇西衍派”“西河衍派”“四知传芳”“九牧传芳”等等。这是很中国的做法,也是现代来说非常汉族的做法。中国古代先民会在门楣上写这些表达自己的姓氏,只是后来慢慢地消失了,在泉州这里,这种做法还普遍地保留着。衍派即衍生出来的派别的意思,颍川衍派,表达的就是陈姓人家,因为陈姓发源地在颍川(中原古地名),西河衍派则是姓李。传芳,即传播芳名,一般指的是这个姓氏在历史上有过的一些光荣事迹,浓缩成两个字。比如林氏是西河衍派,九牧传芳,因唐朝时候,有一户林氏人家,生了九个儿子,后来,九个儿子都当上了州牧,于是称为九牧传芳;杨氏弘农衍派,四知传芳,因东汉清官杨震,有人贿赂他,对他说这件事只有我们两人知道,杨震便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以此表明清白,所以杨氏后人便自称四知传芳。门楣上的这四个字,高度浓缩了一个姓氏的文化和教诲,他们既告诉后世子孙,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又向后世子孙传达古老的家训,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的精神之一了。


    神,无所不在


    欣聪是一位警察,作为一个永宁人,他有一个小爱好,就是研究永宁的各路神仙。他走入我的旅舍给我带来几本与神明有关的书籍。他第一次跟我说永宁这个小镇,光光在永宁卫城范围内就有40多座的神庙的时候,我惊呆了。我常常在想,欣聪在警察局是不是做档案的,永宁哪里有哪座神庙,他都了如指掌,让人惊讶。“你们可知道?永宁的城墙是在50年代被拆掉的,但是,没人敢随便拆庙的吧?永宁五大城门下面都有土地公庙,而且都有一座相应压邪的庙宇,东门有临水宫临水夫人,西门有平浪侯祠晏公爷,南门有天妃宫妈祖,北门有真武殿北极玄天上帝,小东门有玄坛宫赵公明。五大城门所辖范围又分为三十二铺(小区域),每个铺又有自己不同的铺神,我们称为“挡境”,是地方的守护神。再加上有些姓氏拥有自己的守护神,比如董氏的守护神是火神爷……”



    永宁的神,不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给人们无穷的精神支柱,更在现在给我们这些喜欢永宁的人一个永不厌倦的理由。永宁的神,实在太多了,每逢有神的生日,演戏是必然的,除此外还有巡境、割香、祭祀、乩童等各类活动,永宁究竟有多少神?什么时候有神生日?这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清楚,有时候,你可能只是在街路上吃早餐,就无意中看到一队游神队伍经过,你也可能只是在夜游老街,却在不经意之间听到远处传来的戏曲声。



    很难把永宁的宗教称为信仰,因为每一尊神很难自成一个系统。我更愿意把它称为传统。神的生日一来,对当地人都是大事,他们会让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回家,参与到祭拜里面,承担各类工作。有时候游神队伍之长,达几公里的也有,有的时候,也仅仅就是简单的敲锣打鼓。活在一个有传统的地方,是幸运的,这里的人们会很简单地觉得,我的祖先做了这样的事,我也应该接着做。而当你走在永宁,你可以尽情幻想,你所走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神灵在守护,连一棵树都有树神,瞬时间就好像进入了《千与千寻》的世界里面,那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吗?


    故乡旅行原创图文,版权所有

    因故乡旅行团队上周六(10.3)正带领朋友于台湾远游,

    未能妥善协调图文发布事宜,故暂停了一周,请各位谅解!

    岜沙深度体验、小东江至美旅行

    连州银杏、婺源秋色

    金秋周边更多私家旅行正在进行

    详情请咨询:4008958638


    猛戳阅读原文,直接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