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手工定制 个性消费】郑胜宁:动手做,乐无穷
  • 【手工定制 个性消费】郑胜宁:动手做,乐无穷
  • 2022-05-20 09:36:39
  • 在工业化生产可以轻易得到商品的时代
    我们为什么还要手作?手作的价值在哪儿?

    你或许喜欢手作的自然风

    喜欢那么点与众不同

    喜欢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为了迎合手作风,你能看到那些打着手工艺招牌,却是批量生产的产品,价格仅仅是手工的几分之一。

    是国人没有分辨能力?还是手艺人的作品过于追求“手作”,而失去了那些,着急等待的顾客?

    “手工定制,个性消费”专辑

    为你展现杭州真实的手作艺人,他(她)们的执着、精益、劳作,时光决绝地流逝,他(她)们坚持要做到最好。


    ----------------------------------------------------------

    手工定制  个性消费

    -----------------------------------------------------------

    专辑九


    五月初,为期一个月的郑胜宁个人雕刻艺术展在运河边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落幕。


    对于黄杨木雕这种几个月才能弄出一件的“精细活”来说,能像郑胜宁这样一口气展出138件作品的,放眼国内整个工艺美术界亦是廖廖。


    个展已毕,郑胜宁却还在认真做着展览后的“功课”。“有人看了我的作品后提意见,说关羽这个形象显得有点矮,我打算再修改一下。”


    对着眼前这件取材自《三国演义》的“桃园三杰共创大业”木雕作品,郑胜宁又拿起了雕刻刀,继续精雕细琢起来。




    拿起刻刀近六十年,从学徒到大师


    和绝大多数手工艺人初入行时的情形一样,与其说是兴趣使然,倒不如说是“谋生”二字让郑胜宁与木雕结缘。


    “我的家乡乐清是黄杨木雕的发源地之一,虽然我们家没人会做木雕,但隔壁就住了个当地黄杨木雕厂的老师傅,58年厂子招工的消息就是这个邻居告诉我的。”看中木雕是门不错的谋生手艺,当时还属于零基础的郑胜宁“临时抱佛脚”地跟着堂兄学了几个月的素描便去参加了工厂的招考。


    近六十年后的今天,郑胜宁依然能够清楚地记得当时招考时的情景:考了素描、速写和草图创作三门,其中在以“夏”为主题的创作一门中,自己画了一个小孩提着茶壶去送茶。

    或许是因为多学了那么一点素描基础,又或许是因为这幅颇具灵性的创作作品,在60多名应考生中,郑胜宁最终成了15名“幸运儿”之一,正式成为了木雕厂的一名学徒。



    当时的木雕厂作为一家国家出口创汇企业,生产的主要都是八仙、老寿星、弥勒这样传统的黄杨木雕作品以供出口,而郑胜宁这些学徒们就跟着师傅从做底座开始,一点点学习打坯、修光,按工时完成厂里分配的生产任务。


    因为年轻手脚快,白天8小时的生产任务完成后,郑胜宁几乎把空余时间都用来自学、临摩。


    “那时对木雕已经挺喜欢了,兴趣很深,所以学得也特别用心,没事就在宿舍里画画、看书、学泥塑、临摩。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几个学徒晚上没事,就绕着厂子转圈,看前辈师傅们沿窗放着的雕刻作品,琢磨谁的作品好看,为什么这个作品能这么生动?刀法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地方?”

    也正是在那个阶段,以前只爱看小说的郑胜宁开始接触到《新艺术创作论》这样的雕刻理论书籍,“独立创作”对这位技艺已越发成熟的学徒渐渐显现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现在很多研究郑胜宁艺术生涯的文章都会提到他最初创作的那几只“小动物”--一只跳起来吃小孩手中草的小白兔,这件刊登在杂志上的木雕作品为郑胜宁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6元“巨额”稿费


    1964年,他创作的木雕作品《套马》被厂里选送至省工艺美术所赴北京参展,这是黄杨木雕作品第一次在这样的展会上“亮相”;不久,他的《赛马》作品又获得了工艺美术比赛一等奖……


    至此,郑胜宁已经完成了他从一名学徒到一名木雕创作者的蜕变,并就此沿着工艺美术大师之路向上攀登。


    传承,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技艺


    无论是说起自己早年的学艺生涯,还是后来赢得盛名后的从业经历,郑胜宁都一直强调“动手做、乐无穷”六个字。


    尽管现在已经头顶着“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等诸多光环,但年逾70的郑胜宁依然坚持自己动手创作、雕刻,乐此不疲。




    在位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的工作室里,进门的工作台上三十多把雕刻刀依次排开。


    正是郑胜宁手下这些不同大小、形状的平刀、圆刀、反口刀、雕刀、三角刀的“鬼斧神工”,才有了诸如《弘一法师》、《春暖》、“三十六行”等众多黄杨木雕作品的诞生,蜚声海内外。


    “原本只是一块普通的木头,通过自己动手做就有了生命,所有我特别喜欢这一行。跟很多手工艺一样,木雕也讲求要不断创新,要不断地超越自我,当然更要传承。”




    也正因为此,直到最近几年,已然成名成家的郑胜宁还在一边当老师一边做学生--他既是浙江省工艺美术产业研究中心的特邀研究员、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带着几位学生一起做木雕,同时又在中国美院继续进修相关课程。


    “与东阳木雕更多实用功能不同,黄杨木雕作品还是以欣赏、收藏为主,但随着最近几年整个工艺美术市场相对疲软,我们也一直在探索怎么创作出更符合老百姓喜好的作品,怎么让更多尚不具知名度的年轻手工艺人生存、发展得好。”郑胜宁说。




    现在在他的老家乐清,一座由政府出资改造、主打黄杨木雕等传统文化的非遗小镇已经基本建成,供游人在古建筑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而他带的学生现在也正在尝试推出更多价格适当、更具创意的雕刻作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黄场木雕材料比较贵,我就鼓励年轻人可以多尝试根雕作品,材料更丰富、价格也可以便宜很多。


    小件的橄榄核雕也很受欢迎,像是定制自画像的雕刻作品现在可以说供不应求。” 指着学生挂在脖子上的橄榄核雕吊坠,郑胜宁告诉记者。


                                                                      涂玥/文 

                                                                      张之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