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到东阳木雕小镇学做生活的匠人 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 到东阳木雕小镇学做生活的匠人 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 2022-05-11 08:27:49

  • 木筷、木书签、木笔、竹编杯垫、戒指、手环……这些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有没有想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如果想,那么,不妨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来东阳木雕小镇手作坊,做个简单专注的手艺人。手作的这份礼物可能并不是那么精致,但却有生命的温度。

    看似简单 磨炼的却是细心和耐力

    讲完筷子的知识之后,老师开始边讲解注意事项,边示范步骤。

    筷子的材料全部采用紫光檀。紫光檀坚硬、滑润,木性稳定,用其制作的器物,无需上漆,便显现出一种幽幽的自然光泽,给人深沉和静穆的感觉。

    刚发到手的筷子,只是经过了粗加工,两头方,一头粗一头细。项涛要做的就是用不同型号的锉刀和砂纸,根据自己的感觉打磨出一头方一头圆,一双真正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筷子。

    看老师做的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却没这么容易。项涛一只手拿着锉刀,一只手转着筷子,刚开始时动作僵硬,渐渐地开始熟练起来。“转筷子的这根手指头好累。”过了一会儿,他跟旁边的同学交流着。

    眼看着筷子有点圆润起来了,项涛换了把小的锉刀,以便削得时候更好地掌握力道。

    然后,就是用不同的砂纸把筷子打磨光滑。

    “老师,您帮我看看,这样可以了吗?”项涛把筷子递给老师检查。

    老师拿在手里仔细地摸了一下后,对他说:“你摸摸这里,有个棱角。”在老师的指导下,项涛果然摸到筷子上还留有锯齿的锯痕,他又拿来砂纸认真打磨。

    “完成一副筷子,说容易就容易,说难就难。一般初学者都要三个小时,快的也要两个多小时。慢工出细活,培养的是细心、耐力和专注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最终项涛制作出了一双属于自己的木筷。

    “这是一双有生命温度的筷子。”项涛自豪地向同学们炫耀。

    再看看自己的手,早已乌黑一片,而且不自觉地抖得厉害。

    此时老师说的一番话让大家纷纷动容。他说:“从事木雕这行业,很多人都不愿意做打磨的工作,嫌太脏,其实有的雕花师傅还是打磨师傅工资高。所以,工匠精神,指的也是认真学好每门手艺,踏踏实实,爱一行干一行。”

    人有性木有品 体验前先了解文化

    项涛是广厦学院雕刻班学生,21日,他和几个同学一起来到木雕小镇手作坊,选择了体验课程——做木筷。

    老师先是带着大家了解了关于木筷的知识。“筷子是我们中国的国粹之一。在古代,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看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方的象征着地,圆的象征着天,这就是说筷子象征天圆地方。”

    老师娓娓而谈,同学们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

    “筷子很简单,就是两根棍,随处可见,这就是简易;筷子亦多样,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银,筷子的种类多样,这就是变易;尽管筷子多变化,但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的情况始终未变,这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易。简易、变易、不易,这是《易经》的三易之理。”

    ……

    “人有性木有品。筷子,看起来只是两根非常简单的小细棒,没想到文化内涵这么丰富深刻。”项涛说,这种知识是课堂上学不来的,也增加了他对此次手作体验的兴趣。

    修身养性 以匠人精神服务匠人创客

    手作坊设在木雕小镇临时客厅内,周围一圈绿竹环绕,给人非常悠然静谧的感觉。

    “今天体验了一下‘匠人精神’。其实,中途几次想放弃,但老师一直鼓励我,就坚持着做下来了。”另一名体验者李晓告诉记者,这次体验就像一场治愈的时光旅行,体验者只要腾出两三个小时时间,就可以从零基础开始学起,中途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老师会在旁边帮忙做修整。这样的体验具备生活气息,十分接地气。“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十分需要一个这样宁神的空间,静下来,学会一项新技能,感受满满的快乐。”

    “做手工是修身养性最好的活动。”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东阳木雕小镇的建设,核心就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工匠精神”不一定只在大师身上,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是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产品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木雕小镇手作坊的设立,就是要“以匠人精神服务匠人创客”,旨在拉近市民与木雕的距离,让大家体验静下心来当一个匠人的真实感受,从而推动木雕的文化传承。

    “手工制作时,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地去制作、打磨一个东西,这个过程本身就让人十分放松、愉悦。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上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是一件很有幸福感的事情。”手作坊创办者周国礼表示,这也是他看好手作坊未来的一个原因。

    除了大人外,手作坊木艺体验课程也受到了孩子的欢迎,有的孩子手艺一点都不逊于大人。“这些东西在商场都能直接买到,但孩子对它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没有概念。带孩子来,主要也是想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一位12岁孩子的妈妈说。(东阳日报 记者 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