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耕织图》与东阳的“亲情” 东阳木雕艺人创作之余的发现
  • 《耕织图》与东阳的“亲情” 东阳木雕艺人创作之余的发现
  • 2020-11-24 15:59:55
  • 又到农耕时节,一件反映中国传统农耕与蚕织图景的东阳木雕精品问世——市弘瑞堂木雕珍藏馆“馆主”蒋宝良创作的《耕织图》大形落地屏风,历时近5年精工细制,终于收官。

    这件12扇屏风,单扇由4幅红豆杉花板拼镶后,用大叶紫檀装框而成。每扇高2.4米,宽46厘米,厚仅4.5厘米。这些红豆杉花板,悉数取自蒋宝良收藏的百年以上老家具,极为珍贵。但在内行者看来,比材料更珍贵的则是悉备纤微、兼具形神的雕刻。“在不足一平方尺的空间内,用东阳木雕传统薄浮雕技法再现复杂的耕织场景,雕刻内容涉及人物、动物、山水、田园、建筑、器具,以及书法,层次丰富,造型精细,立体感强,气韵生动,确为东阳木雕少见的精品!”中国木雕研究院名誉院长金柏松对它的精致程度与雍容气度颇为倾心。

    这件耕织图屏风,以康熙《御制耕织图》为雕刻蓝本,48幅耕织图配以48首五言诗,犹如一本浓缩的百科农书。


    耕织图与东阳有割不断的“亲情”

    “做这件作品绝非心血来潮,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我心中的农耕情结。”今年41岁的蒋宝良已有27年的木雕从业史,虽然初中尚未毕业就离家学艺,但儿时“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农耕印记已然深入骨髓。5年前,他从清宫藏画图册中发现耕织图后,一见钟情,有了“刻木存藏”的冲动。

    顺着康熙御制耕织图,蒋宝良开始了“文本溯源”,“耕织图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其中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莫过于南宋绍兴年间楼璹所绘的《耕织图》。”蒋宝良介绍,他雕刻的康熙版耕织图由宫廷画师焦秉贞所绘。而焦秉贞版本的“母本”,就是楼璹所绘的《耕织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楼璹与东阳有着深厚的血脉联系。”蒋宝良回忆,自己喜欢上古玩市场淘宝,“因为想雕刻楼璹的耕织图,就对楼氏的资料特别感兴趣,想从东阳楼氏中寻找与此人有联系的丝蛛马迹。”没想到,他这个举动还真的并非“异想天开”。“我在寻找耕织图的资料时,发现楼璹的侄子楼钥为耕织图撰写了文章《跋扬州伯父耕织图》。”顺着这条线索,蒋宝良找来了楼钥的著作《攻媿集》,惊喜地发现——《攻媿集·长汀庵记》记载:“楼氏以杞国为郡,而望出东阳。虽闻吾族自婺而迁,不知所始。自钥一行推而上之,至八世祖而止。惟曾叔祖二十五助教(楼肖)墓志云六世祖自婺迁于明(宁波),是钥之九世祖世也。”

    “这里明确说明,楼氏出于东阳,东阳是楼钥的祖居地,楼钥的九世祖从婺州迁到宁波。”那么,楼钥是否与东阳有紧密联系?蒋宝良又顺藤摸瓜,“经过查找资料,又向谱牒研究人士讨教,发现楼钥是东阳凤山楼氏一世祖楼淳的父亲。也就是说,楼璹是楼淳的叔公。”

    东阳博物馆副馆长楼天良,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市谱牒文化研究会成员吴立梅、马云鹿等人的研究成果,也验证了蒋宝良这一发现的正确性。

    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吴立梅在其著作《悠悠东阳》(谱牒札记·东阳楼氏之凤山楼氏)中写道:“南宋嘉定末年,兴业次子绍宗七世孙楼钥(1137-1213)长子楼淳(1164-1224)遵父愿,自宁波定居凤山,楼淳为内纪一世祖。因楼钥祖父楼异被赐封谯国公,遂以谯国楼氏称。”也就是说,东阳凤山楼氏系楼钥的后代。吴立梅还介绍,根据《凤山楼氏宗谱》外纪世系表,楼钥父亲兄弟五人:琛、璹、琚、璩、珌,楼璹是楼钥的二伯父,楼钥系楼璩的儿子。

    楼钥为何让儿子回迁东阳?据《凤山楼氏宗谱》载:禹一百九世孙,南宋文学家,历吏部尚书、拜参知正事、知枢密院事,进资政殿大学士,封周国公讳钥者,时知婺州,访桑梓于东阳,与朱熹过清明山下,悦其形胜,访之土人,知其名,喜之。 楼钥长子淳及孙杓随侍在侧,淳当即赋诗:“四方多云扰,此地独清明,神州何处是,有泪落新亭。”公悦,即命其卜居,为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岁在壬子(1192)。故淳为东阳凤山楼氏始祖。

    楼钥多次到过东阳,留下与东阳相关的诗篇如《东阳遇雨》:“万壑千岩已饱看,更寻佳处为开颜。无端早上一番雨,遮尽东阳县里山。”送堂弟到东阳任职时赋诗《送从弟叔韶尉东阳》,内有“立节毋务奇,躐等恐成僭。外物思过分,检身但多欠”的名句。

    楼钥不仅为楼璹的《耕织图》作跋,嘉定年间,年已古稀的他在请求告老还乡时,还按照伯父璹留下的耕织图副本,“传写旧图,亲书诗章并录跋语,装为卷轴”,献给皇太子,并在《进东宫耕织图札子》言“究知世务惟事,农桑为天下大本”,叮嘱皇太子“知稼穑之艰难,及蚕桑之始末”。

    楼钥的孙子也即楼淳的儿子楼杓延续了与《耕织图》的联系,史载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新安汪纲重刻《耕织图》,楼杓为之作《耕织图题记》。史料中称楼杓为“楼璹从曾孙”。


    薄浮雕再现传统农桑技艺精华

    康熙年间的耕织图,集合了传统“画家十三科”中的“界画楼台、耕种机织、全境山林、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等画科。对于这种复杂的内容,用东阳传统的深浮雕表现尚且有难度,蒋宝良却大胆地运用了薄浮雕,在四五个毫米的厚度内,层层雕镂出十多层场景,表现了48个农作场景、60多种农具、十多种生活器具,并详细地刻画出各种农具的操作使用。

    “薄浮雕被称为东阳木雕中的工笔画,用它来表现耕织图是最合适的。”蒋宝良说这是他在研究画作将近一年后才作出的选择,“南宋时的耕织图已经相当写实,焦秉贞版本更是吸收了西画的透视技法,无论是笔墨线条还是几何透视,都相当严谨工致,而且交错应用了散点与焦点透视方式来处理近景及远景,非常适合用东阳木雕的薄浮雕技法表现。”

    传统的东阳木雕薄浮雕虽擅于用透视线条来表现图像的立体层次,但是缺乏块面造型的强烈立体感。在金柏松看来,传统的东阳木雕薄浮雕“以线立骨”功夫再好,还是像一张扁平的国画。蒋宝良的耕织图巧妙之处,在于采用了深浮雕中特有的块面造型技法,即在薄浮雕丰富的平面层次中,融入了圆雕、半圆雕甚至镂空雕,做到了线面的完美结合,从而既保留了薄浮雕图像丰满、层次丰富的优势,又增强了雕刻形象的立体感。“传统的薄浮雕适合近赏,,但因为过于扁平,稍远看就容易模糊一片;蒋宝良把薄浮雕与深浮雕的技法结合,增强了空间纵深感与物像立体感,使整幅作品经得起远观近赏。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浅浮雕,因为雕刻深度远远低于浅浮雕。”金柏松认为,这件作品生动传神地演绎了东阳木雕“适当保留平面的精华”,张扬了立体造型的优势,是真正意义上的薄浮雕。

    创作过程中对于细节的处理与把握,让蒋宝良感受到了更多快乐。““画卷中的那些耕作方式我并不陌生,尤其对各种农具和生活器具,特别亲切。可以说在我小时候,我们画水一带的农民,都是这样劳作的。”蒋宝良,参与雕刻的技工们都四五十岁了,对传统农事相当熟悉,因此许多细节都拿捏得非常准确而生动。他还分析,耕织图虽是楼璹在於潜(今浙江临安)任上所绘但以他曾在婺州与宁波工作的经历对两地的农作技艺与生产器具并不陌生


    这是一件带着亲情与乡愁的作品.它可以唤起我们的乡愁体悟农桑之艰辛同时可以让我们重温传统的男耕女织模式感受田园生活的安逸蒋宝良说自己儿子这一代已然不知传统农耕为何物,留下这样的印记实在很有必要当然,“更多东阳人可能不知道,耕织图与东阳有着血脉相连的亲情这不仅体现在氏族关系的传承上还体现在融入了婺州包括东阳的传统农事用雕刀激活耕织图中的亲情与乡愁蒋宝良认为这才是作品最大的价值


    摄影由东阳新闻网记者单冠定友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