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也聊聊中国印石文化(七):印石藏风外,寿山石的另一文化来源
  • 也聊聊中国印石文化(七):印石藏风外,寿山石的另一文化来源
  • 2022-02-17 09:02:27
  • 笔者:承上一题目的讨论,印石文化的起源来自于金石文化及其他不同范畴的文化,通过唐宋文人的质变过程,开始了印石文化的真正历史起点。篆刻文化与寿山石文化的前身或说起源,都是来自于印石文化。两者只是各自专注的部分不同,其它文化来源也各有差异。那么墓葬寿山石俑是否作为寿山石文化的最早“来源”? 

     

    卿:是的。从时间点来说,作为陪葬品是最早的,但随着后来墓葬文化的中断,寿山石俑自然就没包含在现有的寿山石文化里。


     

    冕:清卿兄解释了在唐宋“印石文化运动”中,一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许多品种,都非寿山石,然最后却是寿山石最为昌盛,原因就在于寿山石的各项目、各面向最为丰富,因此能成为一种“文化”,也因为这几个文化层面在历史上持续的发展、累积,而不是停滞在“一种篆刻材料”或是中断发展,关键就是「人文」。人文活动的持续,不只包含篆刻,而是各式各样的活动,例如把玩、雕工发展、市场的发展等等都是人文,这一点弟十分赞同。然而,寿山石陪葬品既然发展自明清即中断,如何又能作为寿山石文化的一个元素或历史来源?



    卿:这说来话长,容我一步步说完。单从墓葬石俑这事,并不能把寿山石各项文化发展起来的因果开端,但南宋以寿山石作为墓葬石俑,这部分我的看法并不只是简单的“取石作俑”而已,而是这事背后蕴含着一种「人文活动」,把整个寿山石文化的发展开端起来、联系起来。

     

    不过,话先说回来,如果没有一种文化体制的支撑,那就说不上动机、解释不清楚供需,也即说个别的发现、零星的用途、或寿山里的某不知名人拿来个别利用、乃至于山上佛寺僧人的捡取,如果只是自己知道、自己利用,那么不能视为文化的开端,也即说寿山石文化的最早开端,必然是具有交流与扩散的特点,如果南宋墓葬这事,搭配下面两个证据来观察,那就十分有趣了。



    其一,方宗珪于2006年发现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宋会要辑稿》各出现了两段关于寿山石的记载:“官庙当用玉爵瑶爵十有五,以寿山白石代之(六月已酉降旨趣造)”[1]。可见南宋以寿山石取代玉,雕制宗庙礼器,换句话说,原本玉雕的技法与样式拿来施作于寿山石。这点可以证明寿山石最早的雕制与玉石文化有关,因缘于中国的玉石文化,自然把玉雕移植到寿山石上面。


    所以,我认为一开始,就是把寿山石当作玉来用、当作玉来雕制,在人们的概念上,寿山石是一种类玉、或可以当作玉一般使用。



    其二,《宋会要辑稿》也同样记载了:“明堂大礼,合用玉爵,系是宗庙行礼使用,今来阙玉[2],权以石代之。可令福州张致远收买寿山白石,依降样制造,务在朴素”[3]。这一段显示出,寿山石取得的管道是用买的,也代表寿山石已经有其流通市场,是有供需与交易的,不是隐世的神秘东西,而是众所皆知的材料,“已经形成了流通市场”这一点更重要,隐含了真实的状况应是:寿山石的使用范围或收藏用途,远比我们看到的资料、比我们看到的传世品要更多。


    这就不是个别行为、零星现象或偶尔事物了,而是至少在宋代,寿山石是依附在玉文化上,所有玉可以出现的用途或场合,寿山石都可以当作其中一种材料。以此来解读墓葬寿山石俑,它就不是单纯陪葬文化里的偶然事物,而是呈现出各种寿山石就是拿来当作玉的用途、亦可当作玉来玩赏,寿山石的工艺即是玉雕的工艺,因此寿山石早就形成了市场,原因是只要是玉能够做的,寿山石也拿来这样使用、甚至是这样玩赏。对照北宋时福建进贡寿山石于朝廷作为「珉」[4],当作次等的玉[5];以及南宋代用寿山石制作礼器这些资料来解读,墓葬俑其实只是寿山石当作“类玉”的其中一种用途,所有玉可以使用的情况寿山石皆可以拿来类之。



    冕:玉,之于平民、之于帝王除了当作礼器或祭祀相关的情况,用来把玩的情况占更大部分。据清卿兄的说法,寿山石既然是一种“类玉”,我相信在宋时,人们就把寿山石拿来当玉般的把玩。

     

    笔者:两位的意思,即是从寿山石墓葬俑处得出三点结论:

      

    1、利用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墓葬俑与文献对照来看,寿山石一开始是被当作玉来看待,是一种类玉。

     

    2、并已形成市场,代表使用广泛。

     

    3、既然当作玉来看待,把玩寿山石、玩赏寿山石至少在宋代已有之。所以把玩目的先于当作印材目的。

     

    卿:还可以补充第4点:寿山石钮雕最初是从玉雕的工艺发展起来的。下图是清代的碧玉印玺:



    比较一下福建省博物院所藏的南宋寿山石俑,在石胚的成形工序、口部的处理、身体的鳞片处理,工艺概念是如出一辙,工法与刀法也是相同的:


     

    明末的碧玉印玺:



    笔者:至今这种玉工的味道还常出现在青田或其它各种印石钮上。也难怪,在台湾多数不认识寿山石的民众,第一眼看到寿山石的印象都会先以为是一种玉,这是在一种中国文化氛围下一般人的认知基础与自然反应。

     

    卿:这也呼应了为何明代的玉玺钮雕,为什么带了比较多玉玺的味道。例如台湾故宫所藏「明代青玉辟邪钮“韩王之玺”」:

     


    比较一下出土的南宋寿山石獬豸俑,口部与身体线条,都呈现出相同的刀法与工法,所以整体的味道较近似、而与现在的寿山石雕味道较远:


     

    又如北京故宫所藏明代皇帝「万国来朝」寿山石玺:



    比较一下台北故宫所藏,清代的「疢疾除,永康休,万寿宁」玉章:



    或如北京故宫所藏明代「大明皇帝之宝」寿山石玺:


     

    比较一下唐代「青玉虎钮方章」:



    理解了寿山石最初是被以玉雕的工法利用,再回头比较一下南宋卢渊那枚石印,就可以更清楚解释印身上的钮雕,为什么是玉雕的味道了:


     

    笔者:以现在玩寿山石的眼光来看这些玉雕风格的寿山石,明显会觉得钮雕的工艺不到味。

     

    卿:是的,因为初乍以石代玉之时,雕刻技法亦移植自玉雕,特别是我一向主张:“刀具决定了石雕的线条语言,石雕之发展必须也是相对应于刀具的进步”。玉雕时期以玉雕的刀具、技法施刀在石印钮上,就算在审美意识抬头之当初,也难以超脱刀具的极限而出现在印石钮雕的风貌。不过这些最早的印石钮雕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最早的水平与发展的起点。



    笔者:是的。像宜兴紫砂壶,诸家传艺在不同技法、不同题材的情况下,甚至会自制独家工具,且诸家各派皆不尽相同,亦清卿此意尔。

     

    卿:如就南宋卢渊印钮来看,古兽与印台之间还穿有一小孔,显然是未脱离玉玺的工法,这一点可以比较清代碧玉玺“皇帝行宝”穿绳小孔看出,就连福建出土的寿山石龙俑也是有这样小孔的。显示南宋时印石的钮雕基本上仍附属在玉雕的。但这情形到了明代晚期就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局面。其一是玉雕大面积的切面、锉面大量减少了。其二呈现比较饱满钮形轮廓,一如今日寿山石雕讲究浑圆饱满的特征。这两项连接到清代印钮以至今日,续的脉络是清楚的。


     

    冕:制作玉器行话称“琢磨”,因为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它与雕刻的“刀子活”截然有别,因此线条走动的方向性比较一致,以刀为笔的雕刻线条流动的方向性比较灵活,这点在明代的资料看起来已经较明显了。

     

    笔者:可惜明代印石钮雕其实还是极少见的,整体来说这个进步非常缓慢,钮雕在各种材质中,印石材质的比例占得不算多,可以说这个时期印石钮雕自己的雕刻语言尚未成熟,钮雕仍依附在广泛的雕刻技艺中。 



    卿:某方面来说钮雕的确是尚未自成体系,但也不完全如此。玉雕中的「攻错」的工序也影响了印石的印钮技法,“错”即是剉,印石钮雕本来是依附于玉雕,其后工具演化,但「锉」这一工法没有移除,从明代到清代钮雕一直遗留到寿山石雕,寿山石雕的“打胚”与木雕、牙雕、石窟佛像还是不同的,寿山石雕的主体部分、主要线条是锉出来的,打胚后的刀刻并不在锉的线条上去做改变,简单的说即是锉可以完成的,绝不留给雕刻刀,各种刀具的使用时机,是锉刀无法进行的细微处。

     

        从错玉这个特征来看,对寿山石雕的影响非常巨大,导致日后寿山石雕的风格浑圆、线条语言灵动、构图节奏疏密对比,也即说线条的流动感速度有快有慢、走动节奏有长有短、有曲有直,这个起点就是“南宋的钮雕始于玉雕”的这个先天基因,就注定了其后印石钮雕的发展路线。现代寿山石雕几乎都电动机打胚,工具的变化,使得大家觉得在作品上已不复过去清工、民国工的味道了。



    笔者:“即使有心恢复古法,也找不到传统的锉刀”。许多老一辈艺人曾跟笔者指出此一困难。

     

    冕:实在没想到这一切看似无关的东西,原来在看不见的地方隐蔽地影响着后世的发展。

     

    卿:跟许多文化的发展脉络一样,如果从外观上、形体上往往看不出那些隐蔽的因果发展路线。寿山石雕的脉络亦然,如果我们从石雕风格、从石雕外形来看很难看出从明到清真正的变化,以及那些变化的因果。例如民国工到当代艺人这段寿山石雕的发展就看得清楚,但是清代那些顶尖的雕工,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产生的?这点就看不清楚。这枚印章因为有大篆刻家程邃的印面,暂可以认定是清初的钮雕,但是这样的突发猛进,我们实在很不清楚从明代如何进步到这样、更说不清楚明代的印石钮雕的整体面貌为何?


     

        着手于外形上的比较,往往看到的结果是区域性或时代性。应当着力于工具与技法(使用此类工具的工法)的演变过程或差异,往往才能呈现隐藏的内涵。

        

        在不同工法刀具的雕刻比较上,题材、风格、构图(例如古兽外形、人物雕外形)的牵连,只能看出福建的雕刻都带有这样(地域性)、或者在某个时代的木雕、铜雕、玉雕、德化白瓷都带有这样(时代性),这是因为题材上、构图上各种雕刻会互相影响、互相取可利用之处,也即所谓的时代风格、或者同一文化范畴内的相似,无法看出寿山石雕的发展脉络。例如这两年的福州寿山石雕,又出现大量临摹清工的钮雕,如果从外观上作比较,只能得出这时期有崇仰清工的风尚、或者流行一种题材,没办法说是一种演变。同时,不同材料的雕刻,在构图上可以互相借鉴、风格与题材上可以表现出同一时代风尚或地域特色,但工法、用刀却相差甚远。



    冕:以现有的寿山石工的文化厚度,从明到清的发展历程肯定是存在的;从现在知道的林清卿与东门西门派的「秀工」史实来看,这段发展过程也铁定是十分精彩的。

     

    卿:,明代除了少数皇帝用印、宫廷收藏,整个钮雕历程似乎是完全空白,整个不见的。就连清代印身上有钮雕的寿山石印章比例上也不多,什么时候、什么历史背景才开始以寿山石为“天下钮雕的主流”?这点也是看不清楚、没把握。目前明代、以及明到清的寿山石印钮发展过程,非常需要大家投入研究,现在我们只能期待来日新资料或新研究的出现。

     

    冕:是啊,真让人大大提起了兴趣,好期待你们这一代人能把这一段历程研究出来!真的是太有趣了!

     


    笔者:经过这一连串的讨论,目前我们的看法是:

      

    1、寿山石很早就被以“材料”的需求,为中国人所利用。但最初的内涵、以及工艺都附属于玉文化。玉雕工艺某部分影响了寿山石的基本型态与工法,但随着王冕等人刀笔篆刻印石,人们也开始有意识地以刀笔改革钮雕,印石钮雕开始漫长的发展。

      

    2、寿山石一开始被当作玉料来玩赏、利用,从文献上来看,可能是最早拿来当作玉一样把玩的叶腊石。寿山石的把玩文化、玩料文化是从南宋这过程发展而来的。

     

    3、从南宋到明代,中国印石的钮雕基本上是附属在玉雕工艺中,从明代开始确立印钮雕刻不再是玉雕。叶腊石雕开始自成一种雕刻源流,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刀具、工法,开始形成印石文化自己的工艺与特色,但是过程与因果细节不是很清楚。


     

    4、整个清代的印钮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钮雕文化还不完全是福州工,或我们现在说的寿山石工艺。以那时民间的印钮来看,普遍朴拙简陋,其意多取金石意象之残破与古拙,因此兽钮形体常常只求一个意与韵,是杂有许多类似玉雕者、木雕者的施作,更杂有许多文人、篆刻家自己动手的偶尔创作,因此印钮风格不一、优劣落差很大。

     

    5、清早期挟着木雕、牙雕、砚雕等发展起来的工艺基础, 特别是对各种雕刻品、对艺术品的「眼界」、「文化气质」的把握,并顺着从南宋到明末所发展出来的已现成印钮发展方向、现成工具、基本工法等为基础,在福建这区域的少数高手开始把这种基础专门创作寿山石,这一步主要不是创新工具工法的阶段,而是把明代脱离玉雕后的石雕工法、工具基础做了纯练的巅峰示范。因为从明代到清初“印石发展自己的钮雕”已经完成,属于自己的工具与技法已经完全从玉雕脱离出来。

     


    像杨璇、周尚均这些人的历史意义,是把印石雕刻的语言做了极致的发挥、把已存有的印石工艺之可能高度推到历史高峰。我们可以说这批高手不一定是专门于寿山石雕,他们可能在木雕或其它金石类的创作更为主要,但这一步典范,已经把寿山石雕的韵味追求、终极趣味完完全全确定下来,同时也清楚形成寿山石自己的审美内涵、工艺价值,是有一定的语言范式的。

     

    6、清初的钮雕极致、圆雕巅峰的表现,不仅为后世呈现出石雕艺术语言的优势、及这种技艺所能达到的艺术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因地缘条件选以寿山石、专注于寿山石,导致了历史发展的抵定,赋予了石雕历史的转折,影响了后来像林清卿这类文人或高手,他们本身具有其它金石文化的创作底子,甚至原本也涉猎在其它材料的雕刻工艺,但最后却回到寿山石身上创作、专注于寿山石工艺的自我追求,这一步又把寿山石艺术语言做了更大挹注、更大扩充,印石文化在雕刻的部分发展至此,彻彻底底的把舞台交给了寿山石,寿山石雕成为石雕独立的一支文化,且是代表整个中国的印石、印钮的主要文化。


     

    卿:这样就把寿山石文化来源中最后一个元素:玉雕,给完整补上了。也顺带把明、清代如何继续发展印钮、以及寿山石为何成为印钮雕刻的主要文化继承者,在主脉络上衔接起来了。碍于篇幅,明、清与后世的寿山石雕文化日后再逐一各别讨论了。


    (待续)

     


    [1]《寿山石历史掌故》,方宗珪,2010年荣宝斋出版社,页20。

    [2] 缺玉。南宋偏安江南,玉原料来源断。

    [3]《寿山石历史掌故》,方宗珪,2010年荣宝斋出版社,页20。

    [4] 珉,类似玉的石。

    [5] 北宋规定,某些典章文物皇帝用玉,群臣则用珉,视为次等玉。





    往期回顾: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石 | (一)石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石 | (二)人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石 | (三)石雕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石 | (四)石品

    也聊聊中国印石文化(一):道在瓦甓

    也聊聊中国印石文化(二):中国的旗袍和美国的旗袍

    也聊聊中国印石文化(三):它根本不是一颗石头

    也聊聊中国印石文化(四):从石头中见恢宏·中国文化的基因

    也聊聊中国印石文化(五):在裂变中看刀笔·印玺的遗传纽带

    也聊聊中国印石文化(六):一场跨时空之寿山石文化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