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珍藏工艺品> 德丰有道|端午闹蚶江,游龙戏水在海港——泉州宗教民俗文化系列
  • 德丰有道|端午闹蚶江,游龙戏水在海港——泉州宗教民俗文化系列
  • 2022-05-24 11:32:53

  • 转发自《泉州地方志》



    蚶江


                          石狮蚶江的闽台对渡习俗,

                       是一项独特的端午节民俗活动。



    蚶江位于石狮北部泉州湾南岸,拥有“海上航标”宋代六胜塔和以唐代航海家、晋江东石人林銮命名的林銮渡(码头)。蚶江与台湾鹿港相距130多海里,宋元时期是泉州刺桐港门户,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明清时期是大陆与台湾通航通商的中心码头,特别是清政府诏令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后,海上交通贸易繁荣兴盛。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政府在蚶江设正五品海防官署,统辖泉州一府五县的对台贸易。矗立在当年海防衙门遗址的嘉庆十年(1805年)《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又称“对渡碑”,是海峡两岸对渡通航的历史见证。碑文称:“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商户庭耳。利之所在,群趋若鹜。”当年蚶江有郊商百余家,对渡船只300余艘。



    、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实。,清廷禁止与台湾通航,两岸各项活动被割断。,两岸恢复贸易往来,就有了对渡习俗。



    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向日本割让台湾与澎湖,蚶江与台湾对渡从此成为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民间往来逐步恢复和发展,1988年,为了纪念蚶江、鹿港对渡205年,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发起,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海上泼水节”,端午蚶江对渡民俗活动又得以复兴。


    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海上泼水祈福习俗、王爷船巡海信俗、采莲与龙王信仰、龙舟竞渡习俗,还有祭祀及其他陆上活动。更为独特的是将海上泼水祈福和龙舟竞渡相结合的竞舟泼水闹端午活动。《蚶江志略》载:“竞舟泼水是蚶江与鹿港人端午节同江活动的特殊风俗。”每逢端午节,晋江两岸赛龙舟热火朝天,而位于泉州湾的石狮蚶江常有风浪,不宜举行赛龙舟,因而独创了别开生面的“竞舟泼水闹端午”。当天,蚶江与台湾鹿港两地民众身着节日盛装,同江竞舟追逐泼水,人们视此水为“圣水情雨”,可驱邪消灾,祈求吉祥、海上安宁,寓意为人与船大洗礼。这血浓于水的两岸对渡船只相互追逐泼水,交融情谊,互祝吉祥的民俗活动,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仅此一绝的民俗活动。



    王爷船巡海信俗也是情系两岸的特殊民俗。王爷信仰是闽南地区特有习俗,五月初五是蚶江“五王爷庙”王爷生日,蚶江和台湾多个地方都要举行“放王爷船”仪式。传说曾经有台湾船在大海中迷航,幸遇蚶江答老大的“金再兴”号导航脱离险境。后来台湾船来蚶江答谢,蚶江无人姓答,只有五王爷庙有位答王爷,也只有五王爷庙有条“金再兴”号王爷船。后来台湾各地船家纷纷来到蚶江求取五王府香火,鹿港、彰化、淡水、云林、基隆还建起了五王府宫,庙宇、神像、神船也与蚶江一样一样,并在端午节同放王爷船和王爷船巡游,祈求行船风顺。在蚶江,五王爷庙“金再兴”号王爷船巡海仪式更是别有一番景致,王爷船没有遥控装置,仅凭小船上的构件,顺潮流出海,又顺潮流返回,使这种民俗活动,平添几分神秘感。



    蚶江端午节还有采莲和祭江等活动。据传,采莲(嗦啰嗹)是古越族人遗风,从五月初一起,人们抬着敬奉在“忠仁庙”的木雕龙头,吹奏唢呐,走村串巷,挨家挨户“掸尘”,祈求吉祥平安。采莲队伍将龙图腾拥迎到蚶江与鹿港对渡的古渡头或郑成功水操寨上,举行隆重祭江仪式,宣读祭文,朝拜海神,祈求海上平安。同时举行各种民俗歌舞表演和海上捉鸭等民俗活动。


    石狮蚶江闽台对渡活动始于明代,兴于清代,盛于当代,展示闽台多元文化,见证两岸商贸兴盛,关系变迁,习俗相同,文缘相续。如今蚶江港石湖码头是国家一类码头,两岸往来是大货轮,端午对渡活动依旧,代有传承,成为传扬海内外的闽南文化习俗。2011年,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泉州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