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珍藏工艺品> “文心匠意——民居营造技艺走进现代生活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浙江东阳举行
  • “文心匠意——民居营造技艺走进现代生活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浙江东阳举行
  • 2022-07-22 07:13:56


  • 2017年12月2日至3日,在文化部非遗司指导下,由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文心匠意——民居营造技艺走进现代生活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东阳市中央美术学院驻东阳传统工艺工作站举行。、副部长项兆伦出席研讨会并发言。


    项兆伦强调,中央美术学院驻东阳传统工艺工作站,、高校、机构建立的传统工艺工作站中,唯一以民居营造技艺为主题的工作站。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目标是,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得到新的广泛应用。驻东阳传统工艺工作站的任务是,促进中国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与新农村建设、与密切结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居对于维持和唤起乡情,强化人们对社区联系的认同感,具有特别的力量。社会多方力量参与的民居营造技艺的现代应用,会改变中国农村的面貌,催生富有文化传统特征、具有现代生活条件的美丽新乡村。


    项兆伦指出,大学建的工作站,其可持续性体现在工作站逐步成为大学的田野调查基地、教学实训基地、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科学研究基地、创作和设计基地,从而在支持地方的同时带动高校自身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驻东阳工作站的可持续性是:争取建成门类全、涉及面广、国际性强的中国民居营造技艺的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公共教育平台。如果建成这样的平台,可以大大地增强当地的文化优势,增强当地现有文化优势的学术性、国际性和覆盖面,这是一个地方非常重要的、可遇不可求的无形资产,其潜在影响、未来前景不可限量。把握住这一点,对处理好工作站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和关系非常关键。


    、副部长项兆伦出席研讨会并发言


    参会嘉宾合影


    中央美术学院驻东阳传统工艺工作站


    本次会议旨在展示各地民居营造非遗传承人的传统营造技艺,推动传承人与建筑师的接触与对话,带动建筑设计界对传统建筑意匠与营造技艺的关注,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运用,共同深化在中国传统民居营造领域的研究与探索。


    传统营造技艺与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图档展


    浙江东阳卢宅营造技艺传承人吕雄心为参会专家介绍展品详情


    会议包括“传统营造技艺与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图档展”、“主题演讲”与“专家学者与营造技艺传承人交流对话”三个环节。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教授主持会议


    12月2日上午的主题演讲环节,工作站特别邀请了王其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David Porter(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英国AA建筑学院董事会主席,英国麦金托什建筑学院荣誉教授),仲德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Per Olaf Fjeld(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四位著名建筑学者进行了专题演讲。


    主题演讲会场


    王其亨教授的演讲以“大国工匠的世界记忆——样式雷建筑与样式雷图档”为题,通过丰富的图档和翔实的文献,全面展现了30多年来他及研究团队关于样式雷家族及文献图档的研究成果,理清了样式雷家族前后八代主持清代皇家建筑设计的历程,系统揭示了世界记忆遗产——样式雷图档背后蕴含的中国古代设计理论与方法,选址、测绘、设计、施工以至经费核算等程序和管理机制,澄清了中国建筑史学的若干疑难或讹误,弥补了大量研究空白,并波澜壮阔地呈现出中国清代建筑发展极盛时期的建筑设计和营建宏图。


    王其亨教授进行题为“大国工匠的世界记忆——样式雷建筑与样式雷图档”的演讲


    1797年5月嘉庆皇帝昌陵选址布局中平格的运用

    (图片来源:王其亨演讲PPT)


    来自英国的David Porter教授以“手工艺人:未来的机遇”为题,分享了西方手工艺人(包括女性手工艺人),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转换自身角色的历程。他也着重介绍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探索与经验——包括自十八世纪末兴起的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直至今天当代建筑师们还在进行的相关实践。最后,他还向与会者分享了英国AA建筑学院在与此领域相关的建筑教学中进行的探索。


    David Porter教授进行题为“手工艺人:未来的机遇”的演讲


    由18世纪末的马厩改造而成的住宅

    (图片来源:David Porter演讲PPT)


    仲德崑教授则以“原竹建筑的在地探索与实践——浙江上虞禁山古窑址的生态展陈”为题,通过自己的一个设计实例——禁山古窑址保护与展示大棚,展示了基于传统材料与建构技艺在当代建筑实践中的运用可能。进一步地,他还系统介绍了其所在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如何以这一设计实践为契机,不断在建筑教学上进行深入拓展的过程,这包括他们结合自身办学理念,以设计实验研究课程、设计主干课程、主题工作营、聚徒教学、国际竞赛等形式,所开展的多项原竹建造的教学实验。


    仲德崑教授进行题为“原竹建筑的在地探索与实践——浙江上虞禁山古窑址的生态展陈”的演讲


    浙江上虞禁山古窑址的生态展陈设计方案

    (图片来源:仲德崑演讲PPT)


    来自挪威的Per Olaf Fjeld教授以“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北欧的实践”为题的演讲,则向与会者分享了北欧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与木工技艺,并系统介绍了这些技艺在不同时期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他也着重介绍了世界知名的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来自挪威的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1924-2009)——是如何基于北欧本土建筑传统进行他的建筑改进和创新的。在演讲最后,作为一位传统木作工艺爱好者,Fjeld教授还展示了他在教学之外对木质家具的思考、设计与亲身制作。


    Per Olaf Fjeld教授进行题为“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北欧的实践”的演讲


    斯维勒·费恩作品

    (图片来源:Per Olaf Fjeld演讲PPT)


    下午,举行了国内建筑师、学者、出版界专家、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管理者、媒体等相关领域人士之间的对话交流会议。会议的交流围绕“传统营造技艺在当代实践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呈现出极为丰富的思路探索与多元的实践方法。多位活跃在国内传统民居营造、乡村建设、传统建筑营造领域的学者、设计师、传承人及相关建筑媒体人,都结合自身的设计与实践,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案例分享与学术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吕品晶教授介绍了他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板万村对传统村落与民居的保护与改造设计实践,传统工艺的生产性保护与日常的生活有机结合是整个设计实践中始终秉持的理念。(图片来源:吕品晶演讲PPT)


    gad绿城设计(杭州)合伙人、设计总监孟凡浩分享了在浙江富阳东梓关农民社区的营造实践。他认为“传统精神的现代转译,工业建筑的本土表达”这一设计理念,使项目在低造价限制与复杂乡村现实中依然传达出了某种真正江南传统乡村般的诗意和美感。(图片来源:孟凡浩演讲PPT)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的黄耘教授以“匠.意——传统营造下的当代实践”为题,介绍了基于西南地域传统营造技艺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图片来源:黄耘演讲PPT)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的鲁鸿滨主任以“珠三角地方生态构造与材料创新实验”为题,介绍了他们基于珠三角地域特点所进行的一系列材料构造探索。(图片来源:鲁鸿滨演讲PPT)


    墅家人文度假品牌创始人聂剑平以设计师与运营者双重身份的角度,以西冲院和雪嵩院两个实践项目为例,分享了他所理解的乡村改造,民宿打造与商业化运营之间的联系。(图片来源:聂剑平演讲PPT)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王海松所做的“绞圈房⼦——具朴素⽣态理念的上海传统民居”演讲,为大家系统介绍了除“石库门”外,“绞圈房子”这一更具地域性特点的上海传统民居形式。(图片来源:王海松演讲PPT)


    WEI建筑设计/Elevation Workshop创始合伙人、主创建筑师魏娜以“民宿空间的情感设计”为题,介绍了她为福建福鼎赤溪村小溪自然村所做的“漂亮的房子”乡建实践。(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著名传统营造技艺“香山帮”的代表,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园冶设计院谢理想所长以自身营造团队的实践为出发点,分享了他们将中式传统在现代建筑中加以继承与创新的经验。(图片来源:谢理想演讲PPT)


    杨克文作为云南大理白族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结合他自身丰富的实践经历,为大家介绍了极富地域特色的⼤理⽩族传统建筑技艺。(图片来源:杨克文演讲PPT)


    来自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越剑,不仅是上海上承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也是一名城乡遗产保护的志愿者,他的演讲“修复传习——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系统介绍了城乡遗产志愿者们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图片来源:越剑演讲PPT)


    来自东阳本地的卢宅营造技艺传承人赵一豪,分享了他基于传统营造技艺所做的一系列设计案例。(图片来源:赵一豪演讲PPT)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唐旭主任,为大家介绍了住建部主持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丛书的编撰出版工作,并提出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整理与出版,将是建筑专业媒体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在会议最后的交流发言环节,与会代表们也就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统工艺工作站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富于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12月3日,工作站安排部分参会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了东阳市域内的传统特色民居村落及建筑,包括东方红村史家庄花厅,北后周村肇庆堂,以及中国木雕博物馆等。


    参会专家参观东阳史家庄花厅


    参会专家参观东阳北后周村肇庆堂


    文/雷大海、廖橙、宋颖

    图/东阳市非遗保护中心、宋颖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产品一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企业会员35000元/年,详情请点击图片。

    产品二

    杨晓燕设计、曹晓昕监制的全球首款座包2.0版全新上线,和COACH、GUCCI同一代工厂优选顶级生产商,售价299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迎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轻点图片,再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示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