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珍藏工艺品> 乔家小院
  • 乔家小院
  • 2022-07-14 10:41:03
  •     正月初五,民俗是拜财神,我临时起意想去看看祁县的乔东家老宅,于是匆匆成行,不多会就到了这个号称乔家大院的地方。

    但这乔家大院可真心不大,布局结构和晋中地区常见的民居也没啥特别大的区别,对比之前去过的王家大院、平遥城里日升昌等诸多院落、乃至媳妇老家上曲村、文水北街上的一些老宅子,这大院也都着实显不出有多么气派,姑且叫它乔家小院吧。

    (乔家大厨罗师傅)

    围绕乔家大院的广场、购物街、停车场、停机坪十分忙碌,越发凸显得耸立中间的院落形单影只、小的可怜。周边卖票、卖特产吆喝响成一片,人挨人、人挤人煞是热闹,不时还有乔致庸号直升机盘旋上空载着游客俯瞰这越发孤零零的院子。

    (无处不在的人头···)

    进到院里,乌央乌央的人潮越发衬着这大院憋屈窄小,在中堂出乎意料得简单,汇通天下的匾也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气派。砖雕木雕倒是不乏精品,凸显出宅院主人深沉的富庶,但在晋中煤灰干风数十载的摧残下,也看不出什么富贵的成色。

    (最出乎意料的就是老佛爷御赐的那一对九龙灯,出乎意料的迷你,真不知这老太太怎么赏的出手···)

    (感受一下游客的热情)

    所以这些院落要只是跟着大队人马轰隆隆前进拍照着实是玩不出什么趣味,于是多花20块租了个讲解器,左耳叨叨叨讲了一路乔家掌故,配合着右耳听着乔家大院的主题曲,才算是在人潮中找到些怀古幽思。抛开那些夸张的财富传奇、超前的管理模式和诡谲的商战奇谋,我倒是在其中两个故事中稍稍理解了一点财富的真正意义所在。

    (乔家秘藏的一个充满了哲♂学意味的瓷器)

    大量的财富能带给人充沛的生存资源,这财富可以享受、可以挥霍,但更可以用在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乔致庸创立的金融企业大德通。大德通票号曾随着乔家的茶丝商路开遍从武夷山到恰克图的东亚北亚各地,其间汇通天下所创利润自不必谈,这里单说它的没落史。

    (仔细一看,三少爷还看玉女经来着···)

    中原大战后,,。山西出现挤兑风潮,大德通其实可以按照现值承兑大赚一笔。但大德通却按照原值相当的金银及新币承兑,凭一己之力平息了山西的金融危机,但这一下也几乎掏空了大德通的家底,从此日趋没落。

    (乔家的犀牛角是长头顶的···)

    金融趋利,反观当今无数高学历高素质的精英所投身金融机构,大家在套利空间里摸爬滚打,在旁人的苦难中追求利润与更高利润,对此尚不自知,或自知而不在乎,在膨胀至崩塌之前,义无反顾地选择不断膨胀自我。

    想到这些突然萌生出对大德通的金融前辈们无限的敬意,他们会觉得反正这财富取自大众,那也就让它回归大众,救人一时苦厄,也不枉这财富存在的意义。道理不复杂,只是敢承担这份责任,或者说具备那一份情怀并付诸实际的人又有几个?

    (乔家私塾)

    第二个故事关于乔致庸的消费倾向。虽然吃得简单、娶得单调、住的也不宽敞,但乔致庸却乐意在教育上下大力气投资,可能这跟他落第秀才的心结有关,但却并没有让子孙拘泥于科举,。他给子孙们请了最好的师傅,从四书五经一直教到英语网球,以至于第三代就有了留洋学生,乔家在经商的同时,还保留了一分诗书意气,而后子孙中博士、硕士更是层出不穷。虽然经历历史变迁,在中堂的财富传奇不再延续,但整个家族在深厚的教育投资催化下,蜕变成了具有文化底蕴的诗书之家。事实上,乔致庸财富故事的传承,离不开散落全球且颇有文化修养和先进理念的乔氏子孙的不断宣传,才让这个在晋中谷地里并不起眼的乔家小院成为供世人在这顶风冒雪前来瞻仰的旅游胜地。

    纵观当年的晋商八大家,也只有乔家把自己的芳名一直流传了下去,而其他人等早就随着子孙对财富的挥霍湮没在汾河谷地的风沙之中。大概也正是因为乔家聚财却不守财,重财更重材的缘故吧。

    (这充满了西洋风格的窗,体现出乔家人开明的审美)

    再回首这个不大的院落,突然对财富的意义有了一种奇妙的理解,刚想感慨,却又被乔家大院主题曲的歌词噎了回去:

    尘缘苦短

    叹人间路长

    不能够容我细思量

    繁华瞬间

    如梦幻一场

    世上人又几番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