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珍藏工艺品> 榆社:历史缘源最为久远的村庄,居然不是讲堂!
  • 榆社:历史缘源最为久远的村庄,居然不是讲堂!
  • 2022-07-15 09:22:04
  • 请点上面蓝色字体“榆社城事”,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榆社的精彩内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投稿 | 爆料有红包!请联系微信:pyzf2018


    狐家沟村辖于云簇镇,东西各与巴掌沟、南村和西庄相邻,向南与武乡县原则沟村隔山为邻。村中以陈姓为主。


    村南有山,名狐爷山;山上有庙,曰狐爷庙。


    狐家沟村名不但因山(狐爷山)而名,而且是现在有据可考的榆社村名历史缘源最为久远的村(讲堂村古有箕城之名,与历史名人关联最早,因其现在已不是村名,故不宜列入最早村名。但其讲堂之名形成的历史时间与狐家沟几乎相同。廉村之名来历亦未为晚也,可惜无确切文字、故事和实物可查)。


    狐爷山之名,与春秋时晋国大夫、晋文公的外祖父狐突有着直接关联。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宠妃骊姬欲使其子篡夺君位,设计害死世子申生,又欲加害公子重耳。得到消息的狐突,急忙安排两个儿子狐毛、狐偃及大臣赵衰、介子推带着重耳连夜出逃。,备受艰辛,最后终在众臣和秦国的相助下复国并继承君位,并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然而,在就重耳复国前夕,狐突却因为拒绝晋怀公让他召回狐毛、狐偃的要求而被逼伏剑。狐突临死,慷慨陈词:“忠臣事君,有死无二”、“子无二父,臣无二君”。


    晋国疆域西有吕梁山,东南有太行山和中条山,榆社之地,当时辖于晋疆。相传,在重耳出逃期间,忧思难遣的狐突曾来箕城旧地凭吊先贤,查访民情。就是在这一次出行中,突狐的足迹和关爱深深地刻在了今狐家沟一带的榆社古地。不久,便传来了狐突死在翼(今山西省翼城,晋之国都)的消息。重耳复国后,厚葬狐突于少阳山(今交城境内狐爷山),并以其忠贞大义昭告天下,彪炳千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狐家沟一带的老百姓因感念狐突的恩德与忠义,就在家门前的青山上建起一座狐突庙(具体建造年代不可考),并尊称之为狐爷庙。而且不但将此无名之山称为狐爷山,还将他们世代生活的村子也改称为狐家沟(也可能当时曾经有狐姓守庙人居于此),并一直延用至今。


    清光绪版《榆社县志》载:“狐突庙,在县西三十五里狐家沟。”其〈〈流寓〉〉篇中也有关于狐突曾经在榆社活动的记载。狐爷庙曾有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狐突诞辰日)赶庙会的习俗,届时附近孤家沟、南村、巴掌沟、西庄四村,轮流将庙中的狐爷神像(木雕像)抬至各村供奉、唱戏。,此俗也随之而废。笔者为写此文,于今夏复上狐爷山,盘桓大半日,只觅得半块字迹模糊的古碑。而山下机声隆隆(有乡民说那是已经“买”了此山的太原的“老板”,在修路搞开发),再也没有了山乡昔日的宁静。又见狐爷庙已得重建,但规模大不如前,且连当地百姓也不知道原来此庙被供者为谁,只于庙中胡乱写一“神”名应付了事。又闻近年复起赶庙会之俗,但趋之甚少,从前那些既神秘又神圣、既庄严又热闹的寺庙文化氛围终成为一页不可“克隆”的历史了!


    另:北寨乡曲里和堡下村东山上亦曾有狐爷庙,但今已不存,且未闻有故事流传,故未录于本书。又闻今箕城镇狐子沟曾有狐姓居住,但几经实地考证,终是没有得到可以和狐突家族有关联的实物遗存。


    原标题:狐家沟:青山有幸祭忠烈


    《榆社“黑瞎话”》是乡土作家李旭清多年情系故土,踏遍青山,醉心乡土文化的一部民间文学力作,是对榆社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次特殊展示和空前收藏。全书共分村名来历传说、榆社神话“四件宝”、石勒生平相关传说、山川名胜故事、人物传奇故事、神魔鬼怪故事、民间奇闻逸事、民间笑话故事等八个部分。每篇故事既有情节内容上的独立性,又有地理和文化上的关联性。


    该书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作品语言通俗,文风朴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缀满乡风乡韵乡情的民间故事集锦。


    李旭清系晋中作协副主席、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出版散文和小说累计15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把柄》、《狗吃也有想法》、《歧路》、《大龙骨》、《枭雄石勒》、《咱二人相好谁知道》《沧桑榆社》等。


    为弘扬榆社文化,营造健康的文学创作氛围,经作者同意,现于《榆社城事》相继择优刊发,以飨读者。



    【关注榆社城事,了解榆社动态。快来与5万粉丝一起了解榆社的大小事!榆社城事:有料有味道,有趣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