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新闻> 老城墙的沉思
  • 老城墙的沉思
  • 2022-01-25 16:56:00
  • 老旧的门,斑驳的墙,蜿蜒的石板街,总是最吸引现代人驻足。怀旧早已变异成一种病毒,不停的扩散漫延。傍晚时分,我看见几位老人呆呆地立在老城墙外的鹅卵石路上,不知是在等古道夕阳落,还是在等待清月照西湖?

    大南门的考古发掘,像透过窗帘缝的一束阳光,再一次将历史旧貌清晰的展现在面前,时光也随即定格在隆庆二年(1568年)。龙游近代城市的框架是以明代隆庆年间的修建为基础的。

    明之前的龙游,文献中至少还记载着两个不同时期的城。一个是姑蔑故城,另一个是大末城。但这两个城的文字记载是极为简单,但愿在以后的考古中有重大的发现。

    到了明隆庆年间,“姑蔑城久废,惟存四门,因以设关,时其启闭。”这里说的“姑蔑城”是姑蔑宫,或是大末城?难以甄别。但一个城市若只存城门而没有城墙,这是很没有安全感的。龙游历来是衢之要邑,介于金、衢、严、徽之冲,没有城墙的城市,矿寇出没,官兵往来,若不整治,老百姓肯定遭殃,府县官员开始重视这件事了。

    明代城池建造从隆庆二年冬开始动工,于次年夏完工。竣工后的城池,城墙高一丈六尺,基宽一丈三尺,面宽九尺。(明代一丈=10尺,营造尺1尺=31.1厘米。)

    在此次考古发掘中,出归仁门向南,鹅卵石道路的西侧的城墙,厚约4米,与“基广一丈三尺”的记载是吻合的。外侧墙体用平整的条石和不规则的块石垒砌而成,条石规格一般为长58厘米、宽35厘米、厚15 厘米,部分条石上刻有“汪三”、“丘元福”等字样;有一小段遗存砖砌墙体,砖的规格为长32厘米、宽18厘米,厚 7厘米。内墙则多为块石基础。

    而鹅卵石道路的东侧勘探发现较规则砖砌墙体,沿鹅卵石道路边沿延伸,墙体高约0.7米,宽约0.6米;砖均为原城墙砖二次利用。砖墙上有护栏结构,已毁,残存约高26~28厘米,每隔2~3米有柱,柱径为0.5米,外有水泥粉刷。鹅卵石路外侧护坡为块石砌筑,块石规格以长30厘米、宽15厘米为主,整体高约3~4.5米。可判断东侧墙体并非明代城墙,而是近代为防洪等功能改建而成。

    明城墙周长六里,有女墙二千八百四十多个,女墙离面六尺。城池东临灵山江,其他三面凿隍(没有水的城壕)。开设四门,东曰永安、南曰归仁、西曰太平、北曰向义,各建有城楼,外有钓桥,内有官厅各三楹。

    胜利路(原归仁路)南端发掘出归仁门遗迹。归仁门朝向为正南,为单门道城门,门内路由鹅卵石铺砌。城门楼基础长10.1米,宽12.2米,占地约123平方米,左右两侧方形台垛的尺寸分别为长6.14米、宽3.9米和长6.14米、宽2.7米,中间城门宽约3.5米。城门楼城墙外立有一块碑座,碑体已毁,内容是否为涂杰所撰《建龙游城池记》,暂无考。

    据相关文献记载及老人讲述等综合考证,八十多年前,城门楼尚在,归仁门有两扇包铁皮的大木门,门面上布满乳钉。城门西边还有一栋小屋,住着负责管理归仁门的一户人家,户主姓周,绰号“老疯子”。归仁门东临江,有落差较高的阶梯通向灵山江。

    归仁门内东北角,曾有一座毛令公殿。数百年来,龙游城乡都有迎送毛令公张巡的习俗,他的木雕神座,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从灵山启程,途经举岭脚、冷水、官村、寺后和兰石等村,于八月初七,从南归仁门迎接进城,然后经桥下、新桥头等村从北向义门第二次进城。之后又出城经赤步坑头转加灵山过年,途经40多个驻点,每点驻七至十天,按原安排日期和路线进行。每到一处,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备菜,对神座焚香膜拜。村坊在迎神日期到来之前,就筹备请班子演戏,大南门的戏台就设在运动场南边偏东的公明亭内,亲朋好友也趁此机会互访叙旧。

    离归仁门向南百米处城墙内侧,还发掘出一个土灶头遗迹。据老人讲述,这是迎送毛令公时施粥用的。

    同时发现,城隍庙、县衙、白莲桥、归仁路、归仁门与鸡鸣塔隔江相望,连成了一条南北走向,,这符合明代建筑布局风格。

    在城墙走向上。从归仁门起,沿着鹅卵石路向南延伸,在靠近龙游石桥处,城墙基础出现拐角,由南转向西,并向西面延伸。此处城墙的拐角明确了城墙的走向,也确定了南面城墙和西面城墙的边界位置。

    其他几个城门的位置考证。东永安门在通驷桥东头,西太平门在太平路农业银行钟楼向东20米,北向义门在文化路与平政路交叉口。但这些只能存在文字或记忆中了。

    每个城门间各有便门,曰:小东门、小南门、小西门、小北门,上面盖着小屋。衢州府只有六个城门,而龙游城有八个城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代龙游城池的规模和重要性。

    从归仁门经小南门、永安门至小东门等,沿溪筑堤防以卫城根,旧俗称马路。在归仁门外以南段,考古发掘出鹅卵石辅设的马路,基本完整,这是城门外的道路。现已清理鹅卵石路面约110米,路面最宽处约6.7米,往南逐渐收窄,最窄处约3.5米,路面上方有较薄的三合土的夯土层。这个路段后来成为衢寿公路的路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龙洲塔边上的小东门还是保存完整的,可惜在东门改造过程中也化作了尘土,甚至连照片也难以寻觅。

    庆幸的是,这次勘探中,小南门遗迹保存情况基本完好。经测量,城门底标高在城内道路标高以下3米,城门高约2.65米,城门宽2.5米;城门两侧有阶梯,为青石板铺砌,台阶长约205厘米、宽约29~30厘米、高约12厘米,为每侧各15阶。但从建筑材料及工艺等综合判断,小南门在衢寿公路建设过程中有改建的痕迹。

    小南门紧邻挑水巷,以前,附近居民都从挑水巷至小南门,下阶梯,通过城门洞,到灵山江取水、洗涤。

    小东门与小南门在龙游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清代黄孙灿《太末城南散步》诗曰:“远树重重烟欲暮,片帆叶叶去还稀。”说明清代时,灵山江上,船来帆往,十分频繁。

    上世纪30年代,衢江的驿前和茶圩码头,已不能完全满足整个县城市场的吞吐作用,代之而起的是通驷桥畔的东门船埠,这是灵山江环城最大的商业码头。码头一直延伸到小南门和小东门,那里汇集的交通船、货船和竹筏联成一片,船缆萦绕,桅杆林立。老人们说:“自古以来,灵山江就是重要的水路运输线,沿江近百里地带的南屏纸、竹制家具、手工艺品以及毛竹、木材等都从此源源外运。”当时,城里居民吃过晚饭后,常聚在城墙上看热闹。

    明城池建成后,官府也对街道进行了命名。永安门至城隍庙段称永安街,归仁门至水闸段称归仁街,太平门至城隍庙称太平街,向义门至大井头称向义街,这是当时的主街。

    到了清代,又对四条大街向中心延伸以及其他街道进行了补充,自大井头至濠沿口称濠沿街,黄埔殿至太平街称河西街,水闸头至太平街称石板街,水闸头向西经县衙门至泮池称县学街。

    明代城池得以重建,离不开汤仰、毛纲、陈中烈、余一龙、傅性敏等这几个重要人物。隆庆二年春,衢州府知府汤仰上奏朝廷请求筑城并获准。按察副使毛纲檄署龙游知县陈中烈、江山知县余一龙负责实施。第二年知县陈中烈去职,傅性敏续职后,终于完工。建城的费用主要来源于免征军响三年,得金八千余;征民间米每石折银八钱,及鬻炉冶户、官田、学田初充,共计一万数千两。其中,余华、余权、方瀛、徐远、叶天祥、曹叔远、陆煌、祝宗穆等一大批乡绅百姓也倾力支持建城。

    因为涂杰曾撰《建龙游城记》,许多人以为明代城池是涂杰任上建造的。但涂杰在《记》中说的很清楚:“隆庆辛未冬,余奉命来吏兹土。未至郛里许,遥瞩新城,坚峭雄丽。”涂杰是隆庆五年冬才到任的,而龙游城池在隆庆三年夏已经竣工。万历元年,知县涂杰组织增缮警铺、敌台各七所,并对女墙进行了加固。

    但是,再坚固的城墙也抵不过战乱纷争和时光消磨。明末,龙游因变乱关闭了四个小门。直到清康熙十一年,知县许琯以人民出入城市不便,复开四个小门,并对四大门也重新加缮。

    最为严重的一次破坏是咸丰兵燹。老城墙倒毁计大西门十一丈,小西门内七丈,大南门内三丈,大北门内六丈,小北门内五丈,共三十二丈,城垛一百零九个。而马路则因五社坝水直冲,毁去八十九丈。浙江巡抚杨昌浚、金衢严道英厚、衢州府知府海山、知县朱朴各捐资数百金,于同治十三年七月重修。后来又有各门城楼倾倒,光绪年间又进行了最后一次维修。

    城墙是城市抵御外侵防御性建筑。站在老城墙的遗址上,倍感和平与安宁的弥足珍贵。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的地域景观以城墙为界限,形成强烈的城市轮廓线与其他地域相分隔,城墙也成为城市有别于乡村的人文地理景观。

    老城墙早已不是一道单纯防御外敌的屏障,而是融合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如今,老城墙遗址已列入省级文保单位,小南门、归仁门、鹅卵石路面等也将纳入城墙遗址保护范围。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建成后,老城墙遗址可向公众开放展示,供市民参观,让大家感受龙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的确,古城名胜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一旦与文化内涵相结合,就能爆破出一种穿越时空的魅力。



    看龙商资讯    品龙游味道

    能进入这个平台上的,都是品质有保障的味道。

    家乡味道,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便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