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新闻> 他曾参加安徽厅的装潢,年近90岁:我还是个学生!
  • 他曾参加安徽厅的装潢,年近90岁:我还是个学生!
  • 2021-01-25 13:39:56
  • 以下内容,安徽经济生活频道,今晚18:20直播的《第一时间》有详细报道!


    2017口子窖江淮十大杰出工匠”活动正在进行中。说到徽州,大家眼前一定会浮现出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尤其是其中的木雕,题材广泛,做工精美,除了作为雕梁画栋来装饰,还可以单独作为艺术品来欣赏,堪称徽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徽派木雕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王金生。 



    年近九旬 还在继续学习中


    眼前的这位老人就是王金生,今年已经快九十岁了,但说起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木雕,他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王金生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几十件工具,根据雕刻图案的变化,手中的工具也要换个不停。别看王老已经年近九旬,平时走起路来腰板挺直,说起话来语言流畅,只有雕刻细致入微的作品时,才需要戴上眼镜。



    正在雕刻的这块仿古饰板,只是成批制作的用于门窗上的构件,可就这么个小玩意儿,每一块也得花上三四天时间。原来,尽管现在有了各种高效率的电动工具,可老人认为,这些只能作为边框等配件的辅助加工,要想保留传统木雕的那种艺术韵味,展现那种栩栩如生的立体效果,还是离不开手工。


    至于这些作为专门观赏的作品,花费的时间和心血就更不用说了,像这幅用香樟木雕刻的“竹林七贤图”,就用了整整半年。最让人叹为观止的,还是要数老人雕刻的这幅“清明上河图”,比起五米多长的原作,这幅木雕作品的“工程量”更为巨大。



    作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京城汴梁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画面的主线围绕着汴河的流向,八百多个人物姿态各异,其中非常精彩的一段,是河上的这座虹桥和准备通过的货船。


    尤其巧妙的是,画中的桥梁和船只本来都是木质的,而用木雕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些场景,比平面绘画更有质感,也更加生动传神。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究竟有多少人物,这个数字对于王金生来说,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他关注的是如何刻划出每一个人物,雕琢出每一处细节,不管付出多少时间和代价。


    徽派木雕:老人一辈子的热爱


    不计成本,只求做好,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使王金生的作品与众不同,在几十年的创作道路上,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 小时候,王金生读过几年私塾,也干过几年农活,后来拜了一位师傅,在歙县的一些地方修祠堂。


    在这期间,王金生跟师傅学会了木雕手艺,后来先后在歙县北岸木器社和合肥美术工艺厂工作。在合肥工作期间,王金生曾被单位派往北京,。



    对王金生来说,这段经历无疑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辉煌,可到了六十年代,他被下放回歙县,进入歙县工艺厂刻砚台,,徽派古建筑也好,传统木雕技术也好,都受到了冷落,做的光是个砚台。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王金生的手艺又遇到了用武之地。砚台一开始没有盒子,上海外贸公司,叫配一个盒子,就让王金生来负责。在那些年,小小的砚台盒子,承载了王金生对木雕工艺的热爱。




    退休后,王金生又被厂里留用,直到1988年才回到家里,之后的这二十年,他

    并没有让自己无所事事,而是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了自己热爱的木雕技艺中,老人家在家自学木雕技艺。



    这幅挂件叫百忍图,其中的内容,不仅体现了传统的手工艺,也传递了徽州文化的思想内涵。多年的潜心研究,王金生对徽派木雕的感悟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2009年,。

    希望徽派木雕能一直传承下去


    面对荣誉和辉煌,王金生老人如今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作品的成功和自己的得失,作为徽派木雕的“传承人”,他要做的,是让这门技艺长久地传承下去。 


    从十六岁到九十岁,王金生和徽州木雕结缘已经七十多年了,直到现在,他还是放不下手中的刻刀,他说,这个刻刀还是师傅传给我的。在王金生的刻刀下,产生了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除了实用价值,更多的是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



    对自己的作品,王金生只考虑创作,不着急销售,因为东西留着,总能传给后人,可自己的手艺,可不是要给谁谁就能得到的。之前也有徒弟学过,如今不做的不做,改行的改行。


    就连自己的儿子,虽说有时也来帮帮忙,可惜也没有选择木雕作为自己的职业。但是让老人感到欣慰的是,渐渐长大的外孙对徽派木雕很有兴趣。



    王金生的外孙方峰说,从小自己就跟着我外公,看这些东西,也比较喜欢这个东西,感觉这个很神奇,在一个木头上能雕出这么漂亮的东西。可兴趣是一回事,要想学到真功夫,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方峰说,刚开始学的时候蛮吃苦的,觉得木雕非常的枯燥,非常需要耐心,做不下来。慢慢地,外孙对老人的技艺有了更深的认识。方峰说,以前刚开始学的时候就觉得它是一门手艺,近些年的话,也慢慢感觉它不仅是一门手艺,也是我们当地一种特色的文化。



    用了几十年的刻刀,总算是后继有人了。这把刻刀是有历史意义的,师傅用过再是自己用,七八十年了,自己再用不上了就交给他了。方峰说,自己会更好地把这门手艺,这个刀继续传承下去,带着这把刀。这不仅是一个手艺,也是一种责任在自己身上,自己也想更好的把它传承下去。


    安徽经视记者张雷、汪成军报道

    编辑:方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