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珍藏工艺品> 中国的雕刻有哪些?
  • 中国的雕刻有哪些?
  • 2022-06-04 16:09:54
  • 中国雕刻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历代民间工匠用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和令人叹服的创造力留下了无数雕刻精品。

    注:雕刻种类非常复杂,按地域,年代,材质,风格流派等很难一次性归纳在一篇文章里,所以此文只挑选常见的雕刻来介绍。

    按材质,重点介绍:牙,玉,石,木,竹,核

    牙雕

    2006年象牙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牙角雕刻,牙角雕泛指兽牙、兽角的雕刻制品,收藏界特指象牙、犀牛角的雕刻品。象牙天生丽质,色泽洁白、柔和,雕成器物更是美伦美奂,充满艺术魅力。犀角则因其珍稀而名贵。

    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汉族民间工艺美术。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勘与宝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而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

    象牙质地细腻,硬度适中,光泽柔和,牙纹细洁,很自然是制作高档工艺品的天然好材料。象牙自牙头开始,有小黑点,一直延伸到空心的管口部心,称之为心。如果我们把象牙尖横断切开,就可以发现象牙的心,大致分三种:太阳心、芝麻心、糟心。以太阳心最好,芝麻心次之,糟心最差,也比较少。象牙有其自然的纹路,以牙心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牙纹也变得越来越粗,象牙天然的纹为“人”字形和网状形。

    目前猛犸象牙交易合法,国内并没有相关法律明文猛犸象牙交易非法。广东、北京等牙雕聚集的城市的古玩城内,经营猛犸工艺品的商家数不胜数。作为现代象牙牙雕的最佳替代品,猛犸已成为文玩市场新宠。

    牙雕流派:主要以广州、苏州、北京为代表。

    牙雕流派:主要以广州、苏州、北京为代表。各个中心生产地之间在技术上既有交流,在题材和形式上保持着各地的风格特色,同时又互相渗入。

    牙雕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全球保护野生动物运动风起云涌,大象作为被保护的野生动物,严禁猎杀。国际上规定任何国家不得销售象牙及象牙制品,我国政府严格遵守这一规定。没有买卖才没有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广州的牙雕工艺尤其是象牙雕刻行业遭受严重打击,对传承技艺者而言,伴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如何在发掘新材料采用新技术才是雕刻行业需要认真思索的事。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捕杀、出售、收购、运输、象牙属违法。佩戴使用象牙制品不属违法,但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抵制捕杀野生动物等的违法犯罪行为,拒绝佩戴使用象牙制品已被人们形成共识。

    玉雕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玉有软、硬玉之分,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古书上记载很多,名称也很杂,如水玉、遗玉、佩玉、香玉、软玉等。
    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的和田玉、辽宁岫岩县的岫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的绿松石。(比较经典的四大名玉版本,应该是包括蓝田玉的,绿松石的崛起,令其强势跻身四大名玉之列。因此,竞选四大名玉,就文化底蕴而言,蓝田玉更胜一筹;就流行程度而言,绿松石当仁不让。)

    中国玉石的主要类别:内蒙古佘太翠、新疆和阗玉、岫山玉、南阳玉 、蓝田玉、密县玉、京白玉、绿松石等。

    玉雕流派:中国当代玉雕工艺,从大的流派来说,可分为南北两派。

    北派以北京为代表,涵盖辽宁、天津、河北、部分河南、新疆等北方各省市,南派则包括长江沿岸及以南地区,并分为几个支派,包括以上海穆宇静为代表的“上海工”,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州工”,以扬州为代表的“扬州工”,此外还有“广东工”和“福建工”。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商周时期 ,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玉石历来被人们当作珍宝,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石雕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四大名石:
    寿山石——福建省福州市北郊40公里有一个名叫“寿山”的小山村,寿山石矿脉分布在小村四周的群山溪野间,明朝以后,寿山石开始应用于印章材料。特点是,其质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备受篆刻家们的赏识。
    青田石——浙江省东南部的瓯江中下游,有座县城叫“青田”。因出产青田印石而十分著名。青田石质地精纯,色彩丰富,便于雕琢。为历代金石书画家们所青睐。在青田石的众多品类中,灯光冻,封门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贵品种。
    昌化石——产自浙江省西北部的玉岩山。由于古时的该地区录属于昌化县。因此,当地的这种石头就取名昌化石。昌代石色丽质嫩,适合用于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摆件。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矿石经过朱砂的渗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鸡血石”,昌化鸡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贵品种。
    巴林石——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以北的200公里的巴林右旗,有一座名叫“雅马图”的山峰,以出产巴林印石而著称。该山分为东西两峰,东峰高耸,印石的矿脉纵横山腰,产量颇丰。西峰略矮,所产印石质地通灵。色泽瑰丽,巴林石的佳品也多出于此处。

    中国石雕之乡:山东嘉祥,浙江省温岭,浙江省青田,河北省曲阳,台湾省埔里。

    从人类艺术的起源就开始了石雕的历史。可以说,迄今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一种能比石雕更古老了,也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工巧匠它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万古不衰。

    石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从那时候起,石雕便一直沿传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石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不同时期,石雕在类型和样式风格上都有很大变迁;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审美追赶求,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都在制约着石雕创作的发展演变。石雕的历史是艺术的历史,也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更是形象生动而又实在的人类历史。

    木雕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

    黄花梨木与紫檀木、鸡翅木、铁力木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木。

    中国四大木雕:最为著名的是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

    中国的雕刻文明汗青久远,源远流长。而且中国木雕,分布极广,此衰彼兴,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资源条件,取材不一,工艺不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流派。 这些木雕流派在全国或者当地都极具影响力,而最为著名的就是这四大木雕。

    其中,浙江东阳被誉为我国木雕之乡,东阳木雕被誉为“国之瑰宝”。龙眼木雕是福建木雕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也是我国木雕艺术中独具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因其使用的雕刻材料是福建盛产的龙眼木而得名。潮州木雕的通雕最为卓越,在木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黄杨木雕历史悠久,手工艺术风格独立,收藏价值高,并且以其贴近社会的生动造型和刻画人物形神兼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竹刻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雕,也称竹刻。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这样概括:“竹刻者,刻竹雕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言简意赅,却颇为精妙,为近年文人雅士及收藏者的青睐。

    竹刻之所以能在明代中期成为专门的艺术,一是竹材廉价易得,二是竹刻名家的出现并形成流派。廉价的竹材欲想与质地高贵的紫檀木、象牙、犀角一比高低,只有在雕刻技法上创新,在器型、装饰题材上求变、出异,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

    竹雕流派:

    嘉定派,金陵派,浙派,徽派。

    嘉定派生产中心主要是在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区),以“深刀刻法,即奏刀深峻,洼隆浅深,可五六层”为主要特征,作品能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层次及立体效果,因此在中国竹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金陵派明中叶至清道光年间,在竹雕艺术上能与嘉定派齐驱并驾的,是濮澄开创的金陵派。金陵派还擅长于竹雕书法,使中国的传统竹雕平添了浓郁的文人气息。

    浙派竹雕艺术是“留青圣手”张希黄开创的。“留青”又称“皮雕”,是一种在竹子的“青筠”(青竹皮)上雕刻的技法,即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竹青雕刻图纹,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以下的肌肤。

    徽州古称“新安”,地处皖南。明清时期,那里文风日盛,逐步形成业儒传统,并诞生了著名的“新安文化”。历史上,徽州不仅以产纸、墨、砚著名,砖雕、木雕、石雕并称“徽州三雕”,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而且竹雕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骄人业绩。因此,随着嘉定、金陵、浙江三个艺术流派的兴起,“徽派竹雕”也很快显明于世。

    核雕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

    确凿见于著述的出神入化之最早核雕作品,是明代之物。《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明人魏学洢作《核舟记》,,人物栩栩,舟棹如画,《核舟记》已被选进人教版初二语文课本。明代王叔远精雕之桃核,邢献之精雕之核桃,夏白眼精雕之橄榄核可谓之核雕三绝,其作品传世绝少。

    核雕主要分为“南工”和“北工”两大派,南工又以“苏(苏州)派”最为杰出。以及秋人老师创新的高镂空、异形、白点、合核雕刻艺术。

    橄榄核、核桃、杏核、桃核皆为扬弃之物,核雕堪为化腐朽为神奇之工艺品,凡核或椭圆或扁圆,又以山核桃最为皱脊错综诡杂,因此核雕的造型布局皆比平面雕刻艰难十倍。一枚枚小小的果核到了微雕师的手中,就会化腐朽为神奇

    古代,我国南方的微雕工艺一向有特色。特别在江浙地区,传统手艺一直注重精巧雅致,微中见宏,尺幅之间展示大千世界以及人生种种情趣天地。在各式各样的工艺巧作中,一种用果核雕刻的艺术可谓在中国工艺的艺术长河中独树一帜。

    明清时期,我国大型雕塑艺术无大发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艺品的装饰制作却搞得生气勃勃,富于创造性。其中的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榄核雕刻是一个颇有特色的品种,其作品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作是“微雕神技,艺术奇葩”。明、清两代这种核雕的微雕艺术堪称一绝,当时江浙一带官宦商贾中流行玩赏竹木牙雕等古玩奇珍,精湛而玲珑的核雕艺术品就是当时人们搜罗的热门之一。

    清代中期开始,核雕物品就不光作为坠物装饰和点缀了,许多橄榄核和胡桃核雕刻工艺品专门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手里摩挲把玩。

    精神价值意义:

    与物的感应让人体会万物有灵而心有寄托核雕与人感情是很深的。爱核之人佩戴了核雕一般都是不离身的,闲时还要常常把玩于手中,这样久而久之核雕就会与人体的分泌物相结合,使其越来越富有光泽和温润,充满了生机与灵性。这就是一颗普通的核雕,在人赋予其温情真心后给主人最好的感应和反馈,直让人心有所寄。

    现代都市人的一个理想精神意境载体核雕所塑造之意境万千,山水、人物,还有园林等等,世间百态尽在其中。不能远行,亦不能离开钢筋混泥土森林,但若能有几枚自己喜欢的核雕佳作于办公桌或书房,工作间隙观想遐思,亦不失为一种理想精神意境的欢喜感受。

    回归传统,回归自然的一条路径与载体在核雕艺术作品中,总是有不少传统文化及中国古代那些回肠荡气的故事题材。在赏玩核雕作品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去了解这背后的文化底蕴与故事。在传统故事与自然的合一中找寻自身的终极关怀方式。

    让人安静的一种方式对于核雕者来说,其实核雕的过程也是让人心安静的过程。学习核雕就是一种缓解压力的好方法,因为制作核雕要求制作者把心中杂念抛去,专注于每一个细节才能做好。

    锲而不舍地学习,就象玉石上的雕刻一样,日子虽长,字迹依旧清晰。不求甚解的读书,犹如沙石上的记录,后面正在写,前面已被风沙吹盖得无影无踪。

    注: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我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