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珍藏工艺品> 雕木入化 乐清黄杨木雕世家四代相传
  • 雕木入化 乐清黄杨木雕世家四代相传
  • 2022-01-18 10:08:21
  • 浙江有三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

    以第一代王凤祚为代表的乐清王家,传承四代,跨越百年,传承甚至影响了我国当代黄杨木雕事业的发展。在王家,从事黄杨木雕的就有28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人、高级工艺美术师6人、中级工艺美术师5人、助理工艺美术师3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人。



    ▲雕木入化——黄杨木雕。摄制:胡帅、、李旭朝

    若说世间有灵,万物有神

    那雕刻之灵,一定选中了乐清的王家。


    从王笃纯、王笃芳的父亲王凤祚先生开始,整个家族便一代代学习、传承、发展着木雕手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王家却始终弥漫着黄杨木的淡淡馨香。自王凤祚老先生开始,一个家族的命脉与木相连。黄杨木雕在他们手中不再只是门手艺,而是一种融进了血液的情感。



    ▲王凤祚的子孙们在祖师的遗像下合影。(1996年6月)


    一代宗师:首开王家木雕风


    ,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因为时局动乱、家境贫苦,年方十三岁的王凤祚,早早地担负起养家的责任。当时,学门手艺是最牢靠的谋生手段。少年王凤祚便随了温州人黄明钦学习木雕,雕刻花板、门窗及柜子上的装饰等。


    圆雕、浮雕、彩塑、脱胎佛像造型……三年学艺,王凤祚的精巧细致已在作品上初现端倪。信手可就的扎实功夫很快让他扬名乡里。


    当时,温州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大师朱子常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奖,民间掀起收藏黄杨木雕的热潮。王凤祚深感雕佛前途渺茫,工闲时难有收入,便打算学习黄杨木雕谋生。



    ▲王凤祚作品《苏武牧羊》


    “当时学艺可真是不容易啊!”多年后,王凤祚经常向子女讲述自己当年的求学历程。那年,王凤祚去拜访朱子常先生,朱子常见有同行到来,立即把手上雕的作品放到了抽屉里,技艺不轻易给人看。当时,王凤祚还不知道黄杨木雕有擦砂、打蜡的过程,看到朱子常的作品那么细腻、光滑,寻思数月不得其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凤祚去找朱子常的徒弟王伯泉,发现王伯泉的母亲正用砂纸和擦锡草将木雕擦得格外光滑。后来,又从王伯泉那得知黄杨木雕完成后需要上核桃油,才能细腻发亮。“偷师”得技,王凤祚喜出望外。由于朱子常作品价格高,随后便经常有人托他临摹朱子常的作品。王凤祚凭精湛的技艺打出了名气,也解决了一家人的生计。


    之后的岁月里,王凤祚无顾世事,潜心于黄杨木雕中,技艺炼得炉火纯青,大家风范日渐显现。上世纪五十年代,王凤祚进入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开始从事黄杨木雕的系统创作和教学。其间,作品《苏武牧羊》、《牛郎织女》等深受好评,获奖无数,其作《毕昇像》收藏于中国博物馆,晚年力作《柳枝观音》、。


    1993年8月,这位操刀雕木近80年的大师,在他的故乡乐清逝世。中国美院发来的唁电中评价他是“当代的木雕艺术大师,杰出的美术教育家”。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赞誉王凤祚:

    “北有泥人张,南有木雕王。”


    子承父业:王笃纯串起乐清木雕兴衰


    在上世纪70年代,艺雕厂带动了乐清上千位雕刻从业者。目前,在黄杨木雕领域,乐清拥有5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均曾长期在乐清艺雕厂工作过。而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王凤祚的长子王笃纯。



    ▲王笃纯一家的日常生活,就是不断地研究木雕艺术。(从左往右依次为,王笃纯之妻、王笃纯之子王艺、王笃纯本人)


    王笃纯先生今年86岁,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创作热情。他13岁开始跟着父亲做黄杨木雕,可真正开始静下心来搞创作,却是在退休之后。父亲嘱托他回乡组织乐清黄杨木雕生产组,王笃纯用30多年时间完成了这个使命。


    1953年,王笃纯来到中国美院华东分院,跟随正在那里任教的父亲学习。两年后,王笃纯带着王凤祚的嘱托回道乐清。当时,全国各地开始组织手工业合作社,乐清当时仅有的9位黄杨木雕艺人也散落各处,许多人生活困难,王笃纯回乐清辗转找到了他们。随后,王笃纯要场地、找订金,黄杨木雕小组逐渐发展壮大。1959年,生产合作社获批转为乐清市艺术雕刻厂,王笃纯担任厂长,并招收了几批青年学徒。雕刻厂的雕刻工艺拓展到细纹雕刻、象牙雕刻、特殊雕刻等雕刻门类,从业人数发展到上千人,并带动了镇里7个加工企业。


    从9人到1000人,王笃纯将乐清黄杨木雕的影响力放大了100多倍。


    在工厂,王笃纯事务最重:工厂要接业务,由王笃纯负责与各大进购公司谈判;业务工期分配,王笃纯也要自己先雕一遍,然后合理派工,大家才心服口服。王笃纯的时间,大部分被厂里的事务牵绊,即便如此,王笃纯也总是忙里偷闲地创作作品。热爱木雕艺术的他,常叹时间不够用。


    上个世纪80年代,乐清低压电器行业开始兴盛,陆续有员工跳槽改行,艺术雕刻行业逐渐没了当年的盛景。没过几年,王笃纯也退休了。



    ▲王笃纯作品《水乡即景》


    退休后,王笃纯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钻研雕刻艺术。他把眼光投向乡村生活。2012年,王笃纯在温州博物馆举办个展,《捉迷藏》、《庆丰收》、《闹元宵》、《慈母手中线》、《回娘家》等作品,件件见真情。有评论家这样评价:“王笃纯将那些极其平淡的日常生活,平和的表现出来。作品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恬静淡雅的气韵。”


    几年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将“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颁给了王笃纯。王笃纯晚年创作的作品《乡音》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创新勃发:王笃芳“枯木变化做神灵”


    多年前,,带去一尊名为《东坡观砚》的黄杨木雕作品。南老对作品称赞有加。三个月后,他亲手题写了一段话寄给作者:

    有人以刀笔煅炼狱,有人以刀笔启文明

    羡君刀笔开生面,枯木变化做神灵。


    这位以刀笔“化枯木为神灵”的人,便是王凤祚的二儿子王笃芳。


    “古代文人的表情大多是平静的,一般工匠很难雕出人物间的精神分野,这恰是我最爱钻研的领域。”今年68岁的王笃芳留着稍长的头发,一身宽松的便装,谈起黄杨木雕,妙语连珠、激情四溢,时不时迸射出一些新颖的观点。他是王凤祚的子女中最具才华的一个:木雕、绘画、书法、摄影,无不精通。


    王笃芳从小跟着父亲生活在中国美院里,一有空就在这所艺术殿堂里穿梭、玩耍。15岁那年,王笃芳初中毕业,进了大哥王笃纯办的乐清艺雕厂当学徒。那时,王笃纯忙于工厂行政,但凡一有空坐下来雕刻,王笃芳就坐在旁边看。


    “那时候,我吃住在厂里,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都用来临摹、打泥塑稿、学雕刻,全然不觉得累,一心专注、非常快乐。”仅一年后,王笃芳竟已经能创作甲级作品(当时工厂产品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17岁那年,还是学徒的王笃芳已经有作品参加全国工艺美展了,进步速度之快令人惊奇。



    ▲王笃芳作品《大唐马球竞技》


    197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招生,浙江仅有的一个名额给了乐清黄杨木雕行业。王笃芳很想去。哥哥王笃纯说:“如果别人想去,就让别人先去。你毕竟是我的弟弟,不能让人说你因为我才得到了学习的机会。”由于当时厂里业务好、收入高,大家都不愿停下工作去学习。王笃芳如愿成行,并在工艺美术学院学习的两年间,接受了西方绘画和雕塑的大量训练。随后的几年,父亲王凤祚退休后回到乐清,王笃芳终于有了跟着父亲学习的机会,在技法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此后,王笃芳的作品屡次获奖。但总有人不服。只要王笃芳有作品送展或得奖,就有人认为是哥哥王笃纯的推荐或帮忙。为了有更多时间投入创作,也为了向人们证明自己并非倚赖哥哥的帮忙,已是象牙雕刻厂副厂长的王笃芳毅然辞职,回家专职搞起了创作。


    这些年来,王笃芳虽已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却反而花更多心力临摹父亲的作品。王笃芳至今熟记并遵循着许多父亲当年教他的口诀:“美女无肩、将无颈”、“文胸、武肚”。“父亲在世时,只要坐下来,就有聊不完的雕刻话题。”

    父亲在传统黄杨木雕的手法上,已经做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比起创新,后人首先需要做的是继承。


    1991年,王笃芳创办了“王家黄杨木雕研究所”。1993年,国家轻工部编写《中国工艺美术工业史》,王凤祚、王笃芳父子被收录其中。王笃芳的作品《大唐盛世》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泼水节》、《屈子问天》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收藏,大家风范日益彰显。


    枝繁叶茂:真功夫传王家也传外姓人


    跟第二代传人走上学习木雕的道路一样,王家的第三代、第四代孩子们对黄杨木雕流露出的浓厚兴趣,一如父母当年。王笃纯的女儿王京和儿子王艺,接过从爷爷和爸爸手中流传下来的黄杨木,继续埋首木雕,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王艺的儿子王石两年前考上了中国美院雕塑系的研究生,走的是一条比父辈们更为系统、学院派的学艺路。



    ▲王京作品《皆大欢喜》


    在王笃纯的家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件王家第四代传人王石于去年暑假完成的作品。作品的名字叫《拔萝卜》。王石的父亲、王笃纯的儿子王艺告诉记者,这是王石的首件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均由他独立完成。作品上,三个幼童、一只小狗正齐心协力拔着一株巨大的萝卜。这样的主题和创作风格,让人马上联想起他爷爷王笃纯的作品《捉迷藏》,一脉相承的乡土风情、童心童趣。此时,距王家第一代传人王凤祚的雕出首件黄杨木雕,相隔近百年。


    四代相传,百年跨越。

    岁月时光给王家黄杨木雕披上了温情而浓醇的色彩。


    第二代其他继承者中,大女儿王和英从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木雕创作室主任岗位退休后,今年78岁的她仍在坚持创作;王家二女婿郑胜宁是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黄杨木雕大师,曾在岳父王凤祚的身边学习多年,黄杨木雕和根雕均出了不少精品;三儿子王笃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深得父亲在雕塑上的真传,他塑造了许多佛雕艺术的上乘之作;四子王笃清,现任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副主编,以黄杨木雕为基点做着文化与商业的跨界。



    ▲郑胜宁作品《磨药工》


    第三代传人中,王笃纯之女王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刻意求新,清秀隽永,现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王笃纯之子王艺则走了和爸爸一样的路,创办乐清市华艺雕刻厂,主抓经营。


    王家木雕相传至今高手如云,都秉承了王家木雕一以贯之的至简洁、至精微的风格。


    我们在王笃芳的家里,还见到了有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叫邬文鑫。在清冷的冬日午后,一个清瘦的身影独自坐在小木工桌旁,埋头于一大堆工具刀前,一丝不苟地打磨着一件木雕作品。


    小邬说,和王家人一样,他自小在家里受木雕氛围熏陶,打心眼里喜欢抚刀弄木。做一辈子雕刻师便是此生梦想。“王老师的技术和学问一流,能跟着学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在王家呆了两个月后的一天,小邬雕出了第一件有模有样的作品来。王笃芳这么评价:“刚来时,他连如何握刀也还不会。这样浮躁的年代,能为木雕真心静下来的孩子毕竟不多了。”



    ▲王和英作品《断桥相会》


    王笃芳说,王家的黄杨木雕不仅属于王家,更属于浙江,属于中国。黄杨木雕的继承,以后就要靠王石和小邬这样的孩子们了。


    撰文 徐齐、昌辕

    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