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珍藏工艺品> 【福州非遗探秘】滩涂泥撬、池园陶瓷、象园木雕
  • 【福州非遗探秘】滩涂泥撬、池园陶瓷、象园木雕
  • 2022-01-26 08:57:26
  • 福州 | 非遗| 探秘


            滩涂泥橇何以成为戚家军抗倭的“秘密武器”?池园凭什么被誉为“闽清瓷都”?为何说“中国木雕看福建,福建木雕看福州,福州木雕看象园”?

            由福州晚报和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承办的《福州非遗探秘》栏目,本期将为大家揭秘。

    陈承桂指导儿子制作泥橇。

    泥橇:滩涂上的“滑板车”

    曾是戚家军抗倭“秘密武器”

            每当退潮时,连江县马鼻镇的沿海滩涂边,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渔民们一个个扛着一种状似长条木板的东西到滩涂上,只见他们左腿跪在板上,右腿蹬地,然后一收脚,随即一溜烟地快速滑行。

      滩涂泥橇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滩涂泥橇,目前是连江沿海渔民“讨小海”的工具,。


    “讨小海”交通工具

      泥橇,俗称木马、土板、土溜,是一块前端翘起的木板,形状狭长,中间有扶手。渔民们在扶手前放一块小木板,上面可放鱼筐,也可放干粮等物品。

      马鼻镇文化站陈承财站长告诉记者,马鼻镇有7万余亩滩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必备的泥橇,如同城里人的自行车。现在,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创业,留在家里的老人、妇女也经常赶小海。

      玉井村村民陈可淋赶海回来,他告诉记者,泥橇在滩涂上滑行自如,利用它抓跳跳鱼、蛤蜊、蛏子、海蚌等很方便,一天大概能获利上百元。

      泥橇会不会陷到泥潭里?怎样才能行走自如?陈可淋说,滑泥橇和骑自行车一样,初学者不容易找到泥橇的平衡点,容易摔倒。不过,摔倒了也没关系,只是粘上泥而已。等训练到懂得把稳扶手,掌握好平衡,且蹬地动作有规律后,就能跑得稳、跑得快了。

      据悉,泥橇的行驶速度可达20公里/小时。


    曾是抗倭“武器”

      泥橇除了作为渔民生产生活的工具之外,在连江历史上还留下过捍卫疆土、抗击外敌的辉煌篇章。

      马鼻龟山关帝庙左侧戚公祠所刻文字显示,,流窜到东南沿海,副总兵戚继光率军从浙江打到福建连江沿海,连日征战告捷。但是到马鼻后却屡攻不胜,。一旦退潮,孤岛四周皆为滩涂,无法行走。连江儒士陈第献上《平倭策》,提出采取泥橇战术。戚继光采纳,并对原有的泥橇工具加以改制,同时训练戚家军驾驭泥橇。

      1563年夏天,戚将军率领将士潜到孤岛边,命令士兵脱下草鞋,放在岩边,然后一个个跳入海中佯装游泳。潮水退后,,倾巢而出。戚家军故意佯装向海滩深处退去,扔下草鞋。,纷纷换上草鞋。哪知草鞋粘上泥,与滩涂越粘越紧,。骑上泥橇的戚家军,突然疾驰而至,,大获全胜。泥橇也由此成为戚家军滩涂灭敌的特殊武器。


    用一整块杉木制成

      81岁的陈承桂老人在玉井村制作泥橇已经有五十多年了。他告诉记者:“做泥橇,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下面的橇板。”

      橇板长度在180厘米至215厘米,宽17厘米至23厘米,高约55厘米,头部上翘,突起约8厘米。很多人会误以为翘起的板头,经过烧矫而成。陈承桂老人说并不是这样。向上翘的角度,完全是对一整块杉木,通过用墨斗画线,然后用锯子、刨子等工具“挖”出来的。

      他还告诉记者,泥橇的连接处全部用竹钉,不能用铁钉或者胶水,否则会被海水腐蚀。一个泥橇基本上可用七八年。


    夏朝已有泥橇

      滩涂泥橇,是沿海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仅在连江,浙江、福建一带沿海都有这种形式的工具,只是结构细节和称呼略有不同。

      它起源于何时?《史记·夏本纪》记载:“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撬,山行乘辇。”其所指的“泥行乘撬”便为泥橇。

      在如今的连江,泥橇除了作为生产工具,也成为体育运动工具。1990年连江县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时,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了具有传奇色彩的泥橇速滑运动。集农具、兵器、健身器于一体的滩涂泥橇,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

      马鼻镇镇长李东介绍,今后,马鼻镇将进一步做好“滩涂”这篇文章,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对滩涂的开发利用力度,如发展旅游产业等。届时,作为“海上滑板车”的泥橇或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滩涂上滑行的泥橇,犹如冲锋艇在海上飞驰。


    泥橇制作技艺传承人陈承桂在制作泥橇。


    80多岁的老人娴熟地手工拉出一个又一个大海碗坯。

    “闽清瓷都”有五百多年历史

    池园手工制瓷获保护性传承

            闽清池园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被誉为“闽清瓷都”。4月12日,记者一行来到池园镇丽山村,探访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池园陶瓷制作工艺(传统手工技艺)。

            池园传统的陶瓷手工制作技艺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幸运的是,池园镇成立协会,一群传统手工制瓷者默默地保护、传承着这项古老的技艺。


    “闽清瓷都”产品远销海外

      据闽清池园陶瓷手工制作技艺保护协会会长刘义煌介绍,池园陶瓷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明正德年间,池园先民靠山筑窑首开瓷业。明天启年间,广东潮州大埔县陶瓷艺人阮思潮来到池园丽头山创业。带来了潮州的制瓷技艺,池园瓷业得以复苏发展。

      刘义煌说,经过几代陶瓷艺人的努力,在20世纪30年代,丽头山一带窑厂林立,成为闽清瓷业的生产中心。产品有碗、瓮、杯、碟、茶具等百余种,曾大批量生产过口径达250毫米的碗类产品,工艺独树一帜。

      改革开放后,随着企业的改燃降耗,传统日用瓷产业也逐渐被电瓷产业所取代。现在,池园的电瓷产品销售份额不仅在国内占了半壁江山,还远销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闽清第一瓷厂、闽清第二瓷厂的停产转轨改制,池园就没有再生产过手工制作的碗。”刘义煌说。


    手工陶瓷制作工序复杂

      在池园,要看陶瓷手工制作技艺,只能到位于丽山村王公宫的梅瓷纪念馆,里面保留了传统工艺用具,还聚集了数十位制瓷老艺人。王公宫是一座祀奉陶瓷保护神的庙宇。

      池园瓷土(高岭土)矿藏丰富且品质优良,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可为陶瓷业提供充足的燃料。而且,水量丰沛的芝溪穿插于村镇间,可以造水碓来粉碎瓷土,还可以通过小船将陶瓷产品销往闽清县城以及福州、南平等地。

      传统陶瓷制作工序复杂。以一只普通的家用碗为例,要经过瓷土重塑、拉坯、修坯、画花、过釉、烧成等近十道工序。制瓷老艺人们现场给记者做了演示。只见手拉坯辘轳盘不停地旋转着,不一会,一个碗的雏形便在辘轳盘上逐渐出现。

      据介绍,手拉坯成形技术是整个陶瓷手工制作的关键,全靠师徒传承。这道工序需先将制作碗坯的泥料用土匙(一种工具)拍打均匀,排出泥料中的空气。拉坯时把泥团放在辘轳盘上,双手将泥料拍打结实,然后再用手拨动辘轳盘,利用旋转的惯性,两手浸水后向上扶泥,除去内部应力。再借助泥料的可塑性,用小竹片、铁片使泥料向上、向外展开,并按照产品的尺寸要求拉制成各种圆形瓷坯。最后用竹片割具取下瓷坯,平放在碗板上干燥,待干到适当程度后,再进行修坯等后续工序。


    古老技艺待后人传承

      “手工技艺学起来费时又辛苦,愿意学习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懂得陶瓷传统工艺的,目前没有多少人了,而且年龄都在六七十岁以上。”刘义煌说,2015年9月,为了保护和传承陶瓷手工制作技艺,池园镇成立了保护协会,并动员了3名“90后”加入,24岁的黄伟东就是其中之一。

      黄伟东是池园镇一家小吃店的老板。他告诉记者:“家里没人会做手工陶瓷,刚开始学的时候也觉得很难。学了一年多,才会做最基本的碗坯。”

      刘义煌介绍,为了保护和传承这项传统工艺,梅瓷纪念馆已成为池园镇丽山小学、井后中心小学等学校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实践基地,也是闽清县青少年陶瓷手工艺校外培训基地。年内,协会还将建造一座1.5立方米的抽屉窑,用来烧制手工陶瓷产品。


    裱褙用的刷子“米家船”进行了改造。


    艺人手工修碗坯。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学善在精心雕琢新作。

    象园木雕:巧借天然变废为宝

    刀劈斧剁也能惟妙惟肖

            再过一段时间,位于象园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的象园木雕展示厅就要对外开放了。届时在“斫声阵阵难再有”的象园,您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木雕作品,还能戴上VR眼镜,近距离观看著名木雕大师“现场”创作。

      3月1日,记者来到福州温泉公园艺博园,探秘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福州象园木雕工艺,了解到这一信息,同时亲身体会象园木雕为何有“超以象外,得其寰中”之誉,为何获得“中国木雕看福建,福建木雕看福州,福州木雕看象园”的评价。


    福州木雕看象园

      说起象园木雕,可谓福州木雕主要发祥地。象园木雕协会会长柯宜春介绍,《福州地方志》记载,福州木雕技艺可追溯到唐宋,从民间建筑和佛像神龛雕刻发展起来。明末清初,福州木雕发展达到兴盛时期,木雕艺人集聚在象园村,随后产生辐射效应,周边的大坂村、雁塔村等受其影响,从而形成了三支各具特色的流派:象园、大坂、雁塔。他们以龙眼木、荔枝木、黄杨木、樟木、杉木、楠木等为主要材料。

      “象园派以圆雕半圆雕人物、动物为主,造型简朴粗犷,刀法刚劲,讲究神韵,雕人物有‘真、奇、古、怪、绝’的特色。”柯宜春介绍,特别是龙眼木雕,木质沉着、厚重,透着古铜色,被誉为福州“古董”。大坂流派则擅长于佛像、花卉和人物雕刻。雁塔流派擅长木雕博古、脱胎漆器印锦花模和器物底座等。

      据介绍,1958年福州第一木雕厂成立,地点就在象园附近,当时集结了三大流派众多工艺家,员工达到了1000多人。与浙江东阳、广州潮州并称中国木雕三大产地。


    巧借天然变废为宝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学善,年过七旬,一刀一凿地雕刻着一截朽木。“你瞧这块木头,是不是像一把琴,利用它原本的样子,我要雕刻一把琴来。”他说。

      与多数传统艺人不同的是,他是科班出身,毕业于福州市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并且曾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他的小房间里,到处是素描。他说,福州木雕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一块被丢弃的木头,在艺术家眼里,可能是幽怨的宫女,也可能是威武的将军。福州的软木画、脱胎漆器都要用到木雕技艺。

      1966年,林学善被分配到福州象牙雕刻厂,即拜号称“福州木雕第一把刀”的雕刻大师阮宝光为师。他说,阮宝光常找《大众电影》杂志和各色画报给徒弟们看,或是带大家去剧院看戏,以此教徒弟们如何把握人物的形象、神态和情感。

      如今,与木头打了半个多世纪交道的林学善,雕刻作品不计其数,尤其是他雕刻的达摩,“百尊百变”,因此被业内称为“达摩善”。

      省级非遗传承人潘发清,今年76岁,也曾受阮宝光亲自指导,擅长仕女雕刻。他回忆起阮师傅的一件往事:曾在街头看到一名少女,为了观察造型、体态,忘我之下,竟从南门兜一直跟随到西湖。潘发清说,或许正是这种执著、细心和长期的艺术实践带给了象园木雕生命力。

      记者看到,潘发清的作品《钟馗》部分用斧头劈成,寥寥数斧,令作品苍劲有力。“象园木雕是以刀、斧、凿、锯等传统木工工具雕刻木材的一种技艺,电锯出现后,斧头工艺已少有人用。”潘发清介绍。


    高科技展示木雕技艺

      2010年象园村拆迁,为保护传承象园木雕工艺,象园木雕协会依托象园小学,办起木雕兴趣班,还邀请大师授课。

      目前,位于象园街道的象园木雕展示厅已经装修完成,正在筹备展品,据介绍,再过一两个月展厅就能对外开放,目前已经收集创作第一期的VR素材,到时候到展厅只要带上VR眼镜,就能看到数位大师“现场”雕琢。

    林学善的巨型根雕作品。


    上世纪70年代,老艺人用斧头劈出的木雕半成品。


    (原载自《福州晚报》2017年04月23日 第A4-A5版 福州非遗探秘)

    福州市群众艺术馆

    网站:http://www.fzsqyg.com/

    掌握公共文化服务信息

    参与艺术公益培训课堂

    获取惠民演出相关资讯 

    了解我市非遗保护现状